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持权(持權)
掌权。汉书·郑宣传:“外亲持权,人人牵引所私以充塞朝庭。”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得一名,获一位,则弃其业而役役於持权者之门。”
分類:持权掌权
《漢語大詞典》:持权合变(持權合變)
以权宜之计适应已经变化的局面。 清 梅曾亮 《答朱丹木书》:“阁下前任剧邑,治悍民,不尚 黄 老 ;今官督粮道,乃尚 黄 老 ,此持权合变者也。”
《漢語大詞典》:固位
(1).巩固保持权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王涯 ﹞末年恃宠固位,为士大夫讥之。” 清 唐甄 潜书·善功:“时当退矣,犹固位不能释。”
(2).指保住职位。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俗人应避雅人》:“肚子里盘算些挣钱固位之法。”
《漢語大詞典》:操柄
(1).把持权柄;掌权。《商君书·算地》:“圣人审权以操柄,审数以使民。”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何心隐》:“ 心隐 一见 江陵 ,便知其必能操柄。” 聂绀弩 《从陶潜说到蔡邕》:“操柄的人,不一定有学。另外一面,有学的人,不一定能操柄。”
(2).权柄。《汉书·贾山传》:“富贵者,人主之操柄也。”新唐书·刘蕡传:“繇不能择贤明而任之,失其操柄也。” 宋 曾巩 《徐孺子祠堂记》:“ 汉 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
《國語辭典》:招权纳贿(招權納賄)  拼音:zhāo quán nà huì
把持权柄,收受贿赂。《明史。卷一七一。杨善传》:「气势烜赫,招权纳贿,亨辈嫉而间之,以是渐疏外。」也作「招权纳赂」、「招权纳赇」。
《国语辞典》:揽权纳贿(揽权纳贿)  拼音:lǎn quán nà huì
把持权力,收受贿赂。《官场维新记》第六回:「及到了湖北,方才晓得李统领因为京里有人参他揽权纳贿等事,所以急于韬光养晦。」
《国语辞典》:抱揽(抱揽)  拼音:bào lǎn
专权负责抱持权势,并从其中获取利益。《金瓶梅》第一七回:「此人专在县中抱揽说事,举放私债,家中挑贩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