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5
词典
1
分类词汇
24
共24,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执守
持平
抱朴
抱道
持正
持敬
握节
行持
持公
抱拙
抱神
抱德
诵持
顺守
守柔
《國語辭典》:
执守(執守)
拼音:
zhí shǒu
坚守、固守。宋。
范仲淹
上时相议制举书
:「然必顾瞻礼义,执守规矩,不犹愈于学非而博者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崔家兴哥一去十五年,不通音信,今兴娘年已长成,岂可执守前说,错过他青春。」
分類:
执守
持守
操守
坚持
保持
持节
节操
《國語辭典》:
持平
拼音:
chí píng
1.公平不偏,主张公道。如:「持平之论」。《南齐书。卷三二。王延之传》:「宋德既衰,太祖辅政,朝野之情,人怀彼此。延之与尚书令王僧虔中立无所去就,时人为语曰:『二王持平,不送不迎。』」
2.指某一时期数额与另一时期相同,没有变动。如:「黄金价格持平。」
3.指双方势均力敌,保持平手局面。如:「这次奥运赛,中美两国所获金牌总数持平。」
分類:
持平
持守
个时
公平
产品
数额
对比
相等
《國語辭典》:
抱朴
拼音:
bào pú
持守本有的质朴天性。宋。宇文虚中〈在金日作〉诗三首之一:「开口摧颓空抱朴,胁肩奔走尚腰金。」也作「抱朴」。
《國語辭典》:
抱朴(抱樸)
拼音:
bào pú
1.守住本有质朴淡泊的天性。《老子》第一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也作「抱朴」。
2.抱,附也。朴,木皮也。抱朴指依附木皮。《文选。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
分類:
持守
树皮
本真
外物
诱惑
《漢語大詞典》:
抱道
持守正道。
《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
:“ 寧 抱道怀真,潜翳海隅,比下徵书,违命不至。” 宋
王得臣
《
麈史·国政
》
:“ 得臣 切以为忠贤之臣,抱道履节,孰不欲遭时奋取功业,措天下於 泰山 之安而身享令名哉?”
分類:
持守
守正
正道
《國語辭典》:
持正
拼音:
chí zhèng
1.主持正道,无所偏私。《汉书。卷五四。苏建传》:「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2.操守正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久欲与相公纳一侧室,一来为相公持正,不好妄言;二来未得其人,姑且隐忍。」
分類:
持正
操守
持守
守正
正派
公正
《漢語大詞典》:
持敬
持守恭敬之心。 宋
罗大经
《
鹤林玉露
》
卷十三:“造道必有门, 伊 洛 先觉以持敬为造道之门。”
《
宋史·郑清之传
》
:“进
《十龟元吉箴》
:一持敬,二典学。”
分類:
持守
恭敬
敬之
《漢語大詞典》:
握节(握節)
持守符节。谓不辱君命。
《
左传·文公八年
》
:“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 唐
杜甫
《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诗:“燃脐 郿坞 败,握节 汉 臣回。” 明 刘若愚
《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
》
:“其有 桀 犬,婴此汤罗,衔鬚义愤,终乎握节,各狥所奉,咸有可嘉。”
分類:
持守
符节
不辱
君命
《國語辭典》:
行持
拼音:
xíng chí
施展、行使。《水浒传》第七○回:「此是公孙胜行持道法,张清看见,心慌眼暗。」《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最下者行持符箓,役使鬼神。」
分類:
佛教语
施用
精勤
修行
持守
佛法
戒律
《國語辭典》:
持行
拼音:
chí xíng
修行。《南史。卷七三。孝义列传上。吴达之》:「幼玙末好佛法,剪落长斋,持行精苦。」
分類:
持行
修行
《漢語大詞典》:
持公
持守公道。 明
王琼
《双溪杂记》
:“又言 有贞 素行持公者少,及其当道,予持公以助之,遂改前輙。”
分類:
持公
持守
公道
《漢語大詞典》:
抱拙
持守愚拙。谓不投机取巧。
《
古尊宿语录
》
:“ 云峯 悦禪师 语録
《颂古》
:‘抱拙 少林 已九年, 赵州 忽长庭前柏,可怜无限守株人,寥寥坐对千峯色。’” 元
揭傒斯
《题〈渊明抚松图〉》
诗:“抱拙辞下邑,旷然获所安。” 清
宗元豫
《七夕集晓榭》
诗:“白头甘抱拙,那望鹊桥迴。”
分類:
持守
愚拙
投机取巧
《漢語大詞典》:
抱神
持守精神。
《庄子·在宥》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成玄英 疏:“抱守精神,境不能乱。”
分類:
持守
精神
《漢語大詞典》:
抱德
持守德行。
《
文子·守静
》
:“养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可谓能体道也。”
《
庄子·徐无鬼
》
:“抱德煬和以顺天下。”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
:“抱德肥遯,扬清 渭 波。”
分類:
持守
德行
《漢語大詞典》:
诵持(誦持)
谓诵念经文并持守之。
《坛经·行由品》
:“但留此偈,与人诵持。” 宋
沈括
《
梦溪笔谈·人事一
》
:“闻佛书有水懺者,其説谓欲见父母者诵之,当获所愿。 寿昌 乃昼夜诵持,仍刺血书懺,摹板印施於人,唯愿见母。”
分類:
诵念
念经
经文
持守
《國語辭典》:
顺守(順守)
拼音:
shùn shǒu
遵循道理而固守。《史记。卷九七。陆贾传》:「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分類:
事理
情势
持守
《漢語大詞典》:
守柔
谓持守柔弱之道。
《
老子
》
:“见小日明,守柔日强。” 河上公 注:“守柔弱日以强大也。”
《淮南子·缪称训》
:“ 老子 学 商容 ,见舌而知守柔矣; 列子 学 壶子 ,观景柱而知持后矣。” 晋
潘岳
《西征赋》
:“旋 牧野 而歷兹,愈守柔以执竞。” 明
唐顺之
《陈封君六十寿序》
:“ 老氏 长生久视之学,余不能信。而其谦虚不争,持满守柔以远祸邇福,则 老氏 之所长,而儒者不能易也。”
分類:
持守
柔弱
河上公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