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4分类词汇 4
《漢語大詞典》:笞责(笞責)
拷打责罚。旧五代史·世裘传二·李从曮:“左右或有过,未尝笞责。”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触讳:“ 蔡京 在相位,内外官司避其名,门下 薛昂 避之尤谨,家人犯者笞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台州民变会记》:“ 徐守 不待 张令 派差,自行带兵拿到种户两名,谓汝曹闻兵来始行芟除,显係刁玩,喝令笞责,锁带回县,勒罚洋四十元。”
《漢語大詞典》:笞罚(笞罰)
拷打责罚。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宋 曾巩 《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其督赋税,未尝急贫民,或有所笞罚,唯豪剧吏耳。”
《漢語大詞典》:扑责(扑責)
杖击责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 梅 归,女詰所往,遂跪而自投。女怒其淫奔,将施扑责。 梅 泣白无他,因以实告。” 清 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况携来半载,授衣分食,从未加以扑责,邻里咸知。”
拷打责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汝愿受扑责,便可姑留。” 清 梅曾亮 《臣事论》:“彼士也,有考试塲屋之苦,有文字声病之学,违其程度,则又有褫夺扑责之刑以随其后。”
《漢語大詞典》:榜责(榜責)
拷打责罚。新唐书·吴凑传:“僚史非大过不榜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