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掳袖揎拳(掳袖揎拳)  拼音:lǔ xiù xuān quán
捲起袖子,伸出拳头。指蓄势待发,准备打斗。《孤本元明杂剧。渔樵闲话。第三折》:「一个个酒囊饭袋成何用?掳袖揎拳号俊杰。」
《国语辞典》:捋臂将拳(捋臂将拳)  拼音:luō bì jiāng quán
捲袖出臂,准备打斗的样子。如:「看他怒目瞪视,捋臂将拳,一副要揍人的模样,真吓人!」
分类:准备打斗
《国语辞典》:捋袖揎拳  拼音:luō xiù xuān quán
捲起袖子,伸出拳头。形容粗野,准备打架的样子。也作「揎拳攞袖」。
《国语辞典》:六合拳谱(六合拳谱)  拼音:liù hé quán pǔ
书名。原名《心意六合拳谱》。清朝雍正年间河南李某著。由枪术创编成拳,而为形意拳的原本。此书之抄本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品三用太极拳的拳理加以解说,并取名为《三三拳谱》。
《国语辞典》:拳脚交加(拳脚交加)  拼音:quán jiǎo jiāo jiā
又踢又打。如:「一阵拳脚交加后,那群打架滋事的少年们,个个都挂了彩。」
《国语辞典》:庚子拳乱(庚子拳乱)  拼音:gēng zǐ quán luàn
清光绪二十六年(西元1900),时值庚子,义和团在慈禧太后纵容包庇下,烧教堂,杀教士,拆铁路,毁电线,并先后杀害日本公使馆书记杉山彬和德国公使克林德。甚至对各国宣战,引起英、美、法、德、俄、义、日、奥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史称为「庚子拳乱」。也称为「庚子之变」、「庚子之役」。
《国语辞典》:鸡肋尊拳(鸡肋尊拳)  拼音:jī lè zūn quán
比喻身体瘦弱,不堪对方一拳。语本《晋书。卷四九。刘伶传》:「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奉。』其人笑而止。」
《国语辞典》:晚娘的拳头,云里的日头(晚娘的拳头,云里的日头)  拼音:wǎn niáng de quán tou,yún li de rì tóu
(谚语)继母殴打非亲生儿女,就像云里的烈日。形容后母凌虐丈夫前妻子女,非常狠毒。《儒林外史》第五回:「自古说:『晚娘的拳头,云里的日头。』这孩子料想不能长大。」
《国语辞典》:三拳难敌四手(三拳难敌四手)  拼音:sān quán nán dí sì shǒu
比喻寡不敌众。如:「常言道:『三拳难敌四手。』他独自一人,如何抵挡得住眼前这帮人?」
《国语辞典》:双拳不敌四手(双拳不敌四手)  拼音:shuāng quán bù dí sì shǒu
(谚语)比喻寡不敌众。《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常言道:『双拳不敌四手。』钮成独自一个,如何抵当得许多人,著实受了一顿拳脚。」
分类:谚语
《国语辞典》:只手空拳(只手空拳)  拼音:zhī shǒu kōng quán
手上没有任何武器。《野叟曝言》第三回:「此时只手空拳,如何抵挡?」
分类:手上武器
《国语辞典》:只手单拳(只手单拳)  拼音:zhī shǒu dān quán
形容一个人势单力薄。明。沈璟《义侠记》第一○出:「我不在家呵,你是个只手单拳,若被人欺压遭人骗,我回来后将他消遣。」
分类:个人
《国语辞典》:钯子拳(钯子拳)  拼音:bǎ zǐ quán
八极拳的别称。参见「八极拳」条。
《国语辞典》:巴子拳  拼音:bā zǐ quán
一种拳术。参见「八极拳」条。
《国语辞典》:戳短拳  拼音:chuō duǎn quán
指使、教唆。《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你每日架落著七叔降人,你在旁里戳短拳。」
分类:教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