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拳斗(拳鬭)
拳击搏斗。 鲁迅 《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况且即是笔战,就也如别的兵战或拳斗一样,不妨伺隙乘虚,以一击制敌人的死命。”
分類:拳击搏斗
《漢語大詞典》:拳经(拳經)
谈拳术的文字;拳术。 清 毛祥麟 《三略汇编·小刀会纪略》:“号衣二片白,烟舖一灯青,可以沽美酒,谈拳经。”
分類:拳术文字
《漢語大詞典》:拳偻(拳僂)
佝偻。 唐 独孤及 《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见示之作》诗:“愧作拳僂人,沉迷簿书内。”
《漢語大詞典》:拳猛
勇猛。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拳猛沉毅,温敏肃良。”
分類:勇猛
《國語辭典》:拳民  拼音:quán mín
清末义和团组织的成员。因标榜赤手空拳即可对抗洋人枪炮,故称为「拳民」。
分類:义和团
《漢語大詞典》:拳母
谓少小即生儿为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真定女:“有孤女,方六七岁……未几,生男。母叹曰:‘不图拳母,竟生锥儿!’” 何垠 注:“拳母、锥子,言少小也。”
分類:少小
《國語辭典》:拳师(拳師)  拼音:quán shī
精于拳术,或以教授拳艺为业的人。如:「自小,他父亲即聘请了拳师至家中教他拳法。」
《國語辭典》:拳术(拳術)  拼音:quán shù
拳脚并用的徒手武术。如:「他精通南北拳术,屡次获得国术比赛冠军。」
《漢語大詞典》:拳儇
勇壮矫捷。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把 岳阳楼 翻做鬼门关,休管卖弄拳儇。”
分類:勇壮矫捷
《漢語大詞典》:焦拳
喻困迫。 唐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谋拙日焦拳,活计似锄剗。” 钱仲联 集释引 沈钦韩 曰:“拳,当为卷,如言草木之叶,日焦卷也。”
分類:困迫
《高级汉语词典》:拉三拳
打三拳
《國語辭典》:撞心拳  拼音:zhuàng xīn quán
正中心窝的一拳。比喻被别人说中心病。《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杨佥事见唱出了『滇南』两字,一个撞心拳,变了脸色道:『要你们提起甚么滇南不滇南?』」
《國語辭典》:拽大拳  拼音:zhuāi dà quán
形容出手大方、俐落。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那厮正拽大拳,使大钱。这期间枉了我再三相劝。」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铲地你拽大拳,人面前逞喽啰。请起来波小哥。」
分類:出手阔绰
《分类字锦》:爪类拳丁(爪类拳丁)
蟹谱其爪类拳丁其𩪋类执钺
分类:
《漢語大詞典》:头拳(頭拳)
指脑袋。以脑袋代替拳头撞击他人,故称。《天雨花》第二回:“ 熊氏 听罢重重怒,也不开言説甚情,一个头拳来撞到, 学仁 大怒火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