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蛇拳  拼音:shé quán
拳术的一种,以模仿蛇的运动形象,融进技击为主要特点
《漢語大詞典》:三拳敌不得四手(三拳敵不得四手)
谓寡不敌众。《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趁这时奴不思箇防身之计,信着他,往后过不出好日子来。眼见得三拳敌不得四手。到明日,没的把这些东西儿吃人暗算夺了去,坑闪得奴三不归。”
《漢語大詞典》:三拳二脚
形容不多几下拳打脚踢。《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三拳二脚,和大虫敌鬭,把大虫登时打死了。”《何典》第二回:“也就经不起三拳两脚,一样跌倒地下,想《拳经》不起来了。”
分類:不多
《漢語大詞典》:空拳白手
谓一无所获。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小的们空拳白手,不敢回来,带了一员地方官,教他自己来回话。”
《漢語大詞典》:卖拳头(賣拳頭)
方言。指在街头或娱乐场所表演武术以谋生。 胡祖德 《沪谚外编·看潮歌》:“撮戏法咾卖拳头,糖食水果摆摊头。”
《漢語大詞典》:梅花拳
见“ 梅花桩 ”。
《國語辭典》:梅花桩(梅花樁)  拼音:méi huā zhuāng
1.军队扎营时,用锐形竹木桩钉于地上,以阻碍敌人接近。
2.技击家练习足部稳劲所用的梅花形桩木。
《國語辭典》:裸袖揎拳  拼音:luǒ xiù xuān quán
捲起衣袖,伸出拳头。形容怒气冲冲准备打架的样子。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四折:「为甚么只古里裸袖揎拳无事哏?」也作「揎拳攞袖」。
《漢語大詞典》:攞袖揎拳
捋起袖子,露出拳头。准备动武的样子。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三折:“一箇箇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吼攞袖揎拳。”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三折:“骑着马,揣着牌,自向前。休得要攞袖揎拳。”
《國語辭典》:摩拳擦掌  拼音:mó quán cā zhǎng
挥舞拳头,擦揉手掌,准备行动或动武。形容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但题起厮杀呵,摩拳擦掌,排戈甲,列旗鎗,各分战场。」《孽海花》第一九回:「这一声号令,阶下那班如狼如虎的健仆,个个摩拳擦掌,只待动手。」也作「磨拳擦掌」、「擦拳抹掌」、「擦掌摩拳」、「擦掌磨拳」。
《國語辭典》:磨拳擦掌  拼音:mó quán cā zhǎng
比喻准备行动或动武。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俺可也磨拳擦掌,行行里按不住莽撞心头气。」《三国演义》第四九回:「众兵将得令,一个个磨拳擦掌,准备厮杀。」也作「摩拳擦掌」。
《漢語大詞典》:迷踪拳
亦称“ 迷踪艺 ”。 武术拳种门派之一。属少林拳系统。 沉思 《〈水浒与武打艺术〉序言》:“就在《水浒传》被朝廷列为禁书的 明 末 清 初,在北方 冀 鲁 等地,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拳种门派,它有多种名称:秘宗拳、猊猔拳、迷踪拳、迷踪艺、十面埋伏拳,等等。” 沉思 《〈水浒与武打艺术〉序言》:“正因为此拳十分复杂,具有可以瞒敌眼目的独特步法,故又称为‘迷踪拳’或‘迷踪艺’。 清 末 民 初的武侠大师 霍元甲 ,就是‘迷踪艺’也就是‘燕青拳’的正宗传人。”
《分类字锦》:连拳相接(连拳相接)
赵蕃甸人献嘉禾赋懿夫挺拔自分连拳相接始穰穰而齐实终矫矫而异叶
分类:嘉禾
《漢語大詞典》:两手攥空拳(兩手攥空拳)
形容一无所有。 韩旭 《扩社的时候》:“车壮马肥的人家咱不要,偏偏收那些两手攥空拳的户进来沾咱油水就好啦?”
分類:一无所有
《分类字锦》:磊落如拳
张耒 大雨雹诗 大者磊落几如拳。
《分类字锦》:老拳毒手
晋书石勒载记勒令武乡耆旧赴襄国亲与乡老齿坐语及平生初勒与李阳邻居岁常争麻地迭相殴击至是谓父老曰李阳壮士也何以不来沤麻是布衣之恨孤方崇信于天下宁雠匹夫乎乃使召阳既至勒与酣谑引阳臂笑曰孤往日厌卿丨丨卿亦饱孤毒手因赐甲第一区拜参军都尉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