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拔济(拔濟)  拼音:bá jì
拉拔救助、拯救。《西游记》第四四回:「后来我师父一到,唤雨呼风,拔济了万民涂炭。」《金瓶梅》第三一回:「休说他旧是咱府中夥计,在哥门下出入;就是从前后外京外府官吏,哥不知拔济了多少。」
《國語辭典》:弘愿(弘願)  拼音:hóng yuàn
弘大的誓愿。唐。白居易〈和微之诗。和晨霞〉诗:「弘愿在救拔,大悲忘辛勤。」
《國語辭典》:救取  拼音:jiù qǔ
搭救。《水浒传》第五九回:「我不可久停久住了,就便回梁山泊报与哥哥知道,早遣兵将前来救取。」
分類:拯救搭救
《漢語大詞典》:救倾(救傾)
拯救危亡。国语·吴语:“吾先君得之也,必有以取之;其亡之也,亦有以弃之。用能援持盈以没,而骤救倾以时。”
分類:拯救危亡
《漢語大詞典》:救存
拯救,保全。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天子以 绍 为太尉” 裴松之 注引《献帝春秋》:“ 绍 耻班在 太祖 下,怒曰:‘ 曹操 当死数矣,我輒救存之,今乃背恩,挟天子以令我乎!’”
分類:拯救保全
《漢語大詞典》:匡危
拯救危难。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 贾谊 慷慨怀经国之术,而武夫排之; 子政 忠良有匡危之具,而 恭 、 显 陷之。”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让太傅扬州牧表》:“卫主寧谓提横流,匡危不足生细民,故小节时显於艰难,大勋无纪乎廊庙。”《隋书·炀帝纪下》:“军国异容,文武殊用,匡危拯难,则霸德攸兴,化人成俗,则王道斯贵。”
分類:拯救危难
《漢語大詞典》:拔度
亦作“ 拔渡 ”。 超度;拯救。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詹小哥》:“母兄失声哭,亟呼僧诵经拔度,无復望其归。”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二三:“姑娘你想,社会上这么多苦人,我们只要拿金银去延长他们的命,而不拔渡他们的灵魂,可有什么益处。”
分類:超度拯救
《漢語大詞典》:匡拯
扶助拯救。《晋书·武帝纪》:“粤在 魏 室,仍世多故,几於颠坠,实赖 有晋 匡拯之德,用获保厥肆祀,弘济于艰难,此则 晋 之有大造于 魏 也。”南齐书·高帝纪下:“水德既微,仍世多故,寔赖 道成 匡拯之功,以弘济于厥艰。”
分類:扶助拯救
《漢語大詞典》:康救
安抚拯救。陈书·高祖纪上:“日者昊天不弔,钟乱于我国家……上宰膺运,康救兆民。”
分類:安抚拯救
《漢語大詞典》:悯救(憫救)
忧虑而思拯救。 宋 苏轼 《乞罢税务岁终赏格状》:“若朝廷悯救风俗,全养士节,即乞尽罢上件岁终支赏条贯。”
分類:忧虑拯救
《漢語大詞典》:赎国(贖國)
谓付出代价,拯救国家。国语·晋语四:“尊明胜患,智也;杀身赎国,忠也。”
《漢語大詞典》:轸救(軫救)
怜悯拯救。景德传灯录·道育禅师:“王疾殆至弥留,愿叔慈悲,远来軫救。”
分類:怜悯拯救
《漢語大詞典》:破狱(破獄)
(1).打开地狱,拯救亡灵。佛教徒做的一种法事。红楼梦第十四回:“这日乃五七正五日上,那应佛僧正开方破狱,传灯照亡,参 阎君 ,拘都鬼,延请 地藏王 ,开金桥,引幢旛。”
(2).谓囚犯越狱脱逃。
《漢語大詞典》:携拯(攜拯)
携带拯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华歆 王朗 ,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 歆 輒难之。 朗 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 王 欲舍所携人。 歆 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託,寧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分類:携带拯救
《漢語大詞典》:哀拯
怜恤而拯救。《三国志·吴志·周鲂传》:“乞降春天之润,哀拯其急,不復猜疑,絶其委命。”
分類:怜恤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