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9,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运拙
野拙
滞拙
拙夫
取拙
劳拙
拙昧
拙稿
粗拙
迟拙
幽拙
拙野
拙眼
拙见
鲁拙
《高级汉语词典》:运拙
命运不济;命该倒霉
《漢語大詞典》:野拙
(1).粗疏拙朴。宋书·赵伦之传:“ 伦之 虽外戚贵盛,而以俭素自处,性野拙,人情世务,多所不解。”
(2).在野质朴之人。多用作自谦之词。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武帝启》之二:“於野拙之分,实已过幸。”
《漢語大詞典》:滞拙(滯拙)
(1).迟钝笨拙。多用作谦辞。 唐 王湾 《晚夏马嵬卿叔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己》诗:“滞拙怀隐沦,书之寄良友。” 宋 曾巩 《再与欧阳舍人书》:“復思若 巩 之浅狭滞拙而先生遇甚厚,恐己之不称。”
(2).滞涩粗拙。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四大家未立门庭以前,作者不无滞拙,而词旨温厚,不徇词以失意。”
《國語辭典》:拙夫  拼音:zhuó fū
称谓。谦称自己的丈夫。《水浒传》第四五回:「这个叔叔,便是拙夫新认义的兄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这件事还得与拙夫商量,妇道人家,不便十分作主。」
《漢語大詞典》:取拙
犹守拙。自谦之词。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
分類:守拙自谦
《漢語大詞典》:劳拙(勞拙)
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谓人做坏事,费尽心机,而越来越显得窘困。后以“劳拙”谓徒费心力。 清 梅曾亮 《书〈后汉书〉后》:“圣人忧之,於是有饮射之典,有儺蜡之礼,有月吉读法之令。奔走之,驰骤之,而不惮其劳拙。”
《漢語大詞典》:拙昧
愚昧。 唐 畅当 《天柱隐所重答江州应物》诗:“拙昧世难容,贫寒别有情。”
分類:愚昧
《高级汉语词典》:拙稿  拼音:zhuō gǎo
谦称自己的文稿
《漢語大詞典》:粗拙
粗疏拙劣,不精美。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茅盾 《我们这文坛》:“但是朋友,眼前我们却还只有庞杂混乱,幼稚粗拙。” 曹禺 《原野》第一幕:“刻工粗拙,但还看得出来是 金子 的模样。”
《漢語大詞典》:迟拙(遲拙)
迟笨;不灵活;缓慢。宣和书谱·孔琳之:“葢其所养豪放,耻事迟拙,故笔端流畅快徤,若不凝滞於物者。” 明 张煌言 《北征录》:“谓兵贵神速,若从水道进师,巨舰逆流,迟拙非策。”
《漢語大詞典》:幽拙
愚拙。亦指愚拙的人。 唐 方干 《赠会稽杨长官》诗:“若向湖边访幽拙,萧条四壁是閒居。” 唐 孙樵 《骂僮志》:“彼何人耶?彼何自耶?况所为幽拙,大与时阔。”
分類:愚拙
《漢語大詞典》:拙野
(1).粗糙。 宋 刘克庄 《跋旧〈潭帖〉》:“帖家固当以《阁》为祖,《絳》次之,旧《临江》次之,《潭》又次之,《武冈》又次之。《临江》佳者可乱《阁》《武冈》佳者可乱《絳》《汝鼎》拙野,无以议为也。”
(2).质朴。 清 张际亮 《石亭》诗:“主人意何勤,拙野多言辞。”
分類:质朴粗糙
《國語辭典》:拙眼  拼音:zhuó yǎn
眼光拙浅的人。宋。陆游〈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一○首之六:「观人如观玉,拙眼喜讥评。」
分類:眼光短浅
《國語辭典》:拙见(拙見)  拼音:zhuó jiàn
1.谦称自己的见解。如:「这是敝人的拙见。」也作「愚见」。
2.想不开。《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只聂慕政一肚子的闷气,没能发泄得出。他自来不曾受过这般大辱的,一时拙见,奋身望海里便跳。」
《漢語大詞典》:鲁拙(魯拙)
质朴粗疏。 隋 彦琮 《辩正论》:“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 清 戴名世 《田字说》:“余也迂钝鲁拙,人之情,世之态,皆不习也,以故无所用乎其间。”
分類:质朴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