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拙涩(拙澀)  拼音:zhuó sè
拙劣晦涩,不顺畅。《南齐书。卷五二。文学传。王智深传》:「少从陈郡谢超宗学属文。好饮酒,拙涩,乏风仪。」
分類:迟钝晦涩
《国语辞典》:拙病  拼音:zhuó bìng
难以医治的病。《金瓶梅》第九回:「哥哥自从你去了到四月间,得个拙病死了。」《儒林外史》第二○回:「客居在此,多蒙老师父照顾;不想而今得了这个拙病,眼见得不济事了。」
分类:医治
《國語辭典》:拙劣  拼音:zhuó liè
笨拙且低劣。唐。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拙劣仍非速,迂愚且异专。」
《國語辭典》:拙作  拼音:zhuó zuò
谦称自己的作品。《儒林外史》第四○回:「昨日枉驾后,多慢。拙作过蒙称许,心切不安。」也称为「拙著」。
《漢語大詞典》:驽拙(駑拙)
(1).驽钝笨拙。 隋 卢思道 《孤鸿赋》序:“才本駑拙,性实疎嬾。” 明 唐顺之 《陆慎斋先生寿序》:“即走虽駑拙无所树立于世,尚幸以山中餘力,因先生早岁之説,以上泝古人为学之大方。”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二年:“第臣駑拙,不能事权贵,是以不获早覩天颜。”
(2).指驽钝笨拙之人。 宋 司马光 《和景仁缑氏别后见寄求决乐议》序:“盖以 景仁 才力高逸,步骤絶羣,非駑拙所能追故也。”
分類:驽钝笨拙
《漢語大詞典》:陋拙
丑陋笨拙。 唐 牛僧孺 《玄怪录·杜子春》:“其妻号哭曰:‘诚妇陋拙,有辱君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姑夫:“不嫌陋拙,愿以身为姬侍。”
分類:丑陋笨拙
《高级汉语词典》:运拙
命运不济;命该倒霉
《漢語大詞典》:野拙
(1).粗疏拙朴。宋书·赵伦之传:“ 伦之 虽外戚贵盛,而以俭素自处,性野拙,人情世务,多所不解。”
(2).在野质朴之人。多用作自谦之词。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武帝启》之二:“於野拙之分,实已过幸。”
《漢語大詞典》:滞拙(滯拙)
(1).迟钝笨拙。多用作谦辞。 唐 王湾 《晚夏马嵬卿叔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己》诗:“滞拙怀隐沦,书之寄良友。” 宋 曾巩 《再与欧阳舍人书》:“復思若 巩 之浅狭滞拙而先生遇甚厚,恐己之不称。”
(2).滞涩粗拙。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四大家未立门庭以前,作者不无滞拙,而词旨温厚,不徇词以失意。”
《國語辭典》:拙夫  拼音:zhuó fū
称谓。谦称自己的丈夫。《水浒传》第四五回:「这个叔叔,便是拙夫新认义的兄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这件事还得与拙夫商量,妇道人家,不便十分作主。」
《漢語大詞典》:取拙
犹守拙。自谦之词。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
分類:守拙自谦
《漢語大詞典》:劳拙(勞拙)
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谓人做坏事,费尽心机,而越来越显得窘困。后以“劳拙”谓徒费心力。 清 梅曾亮 《书〈后汉书〉后》:“圣人忧之,於是有饮射之典,有儺蜡之礼,有月吉读法之令。奔走之,驰骤之,而不惮其劳拙。”
《漢語大詞典》:拙昧
愚昧。 唐 畅当 《天柱隐所重答江州应物》诗:“拙昧世难容,贫寒别有情。”
分類:愚昧
《高级汉语词典》:拙稿  拼音:zhuō gǎo
谦称自己的文稿
《漢語大詞典》:粗拙
粗疏拙劣,不精美。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茅盾 《我们这文坛》:“但是朋友,眼前我们却还只有庞杂混乱,幼稚粗拙。” 曹禺 《原野》第一幕:“刻工粗拙,但还看得出来是 金子 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