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跌宕不羁(跌宕不羈)  拼音:dié dàng bù jī
放纵心志,不受拘束。元。周密《齐东野语。卷四。潘庭坚王实之》:「殿试第三人,跌宕不羁,傲侮一世。」也作「跌荡不羁」。
《漢語大詞典》:七纵八跳(七縱八跳)
形容任性好动,不受拘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姊姊道:‘这小孩子怪可怜的……此刻不知怎样了?’我道:‘此刻好了,很沉静!不象从前那样七纵八跳的了。’”
《漢語大詞典》:擎拳撑脚(擎拳撑腳)
放开手脚。形容不受拘束。 宋 陈亮 《甲辰答朱元晦书》:“ 亮 非假人以自高者也。擎拳撑脚,独往独来於人世间,亦自伤其孤零而已。”
《漢語大詞典》:沁沁涀涀
拘束、谨慎貌。 宋 李纲 《答宾劳》:“而士咸沁沁涀涀,拘拘戚戚。取容啽阿,拟步踧踖,翕肩蓄缩,卷舌噤默,观时低昂,逐势反侧。”
分類:拘束谨慎
《漢語大詞典》:疏侻
同“疏脱”。
(1).粗率;轻率。新唐书·杨国忠传:“ 国忠 性疏侻捷给,硜硜处决枢务,自任不疑。”
(2).放达,不受拘束。新唐书·李百药传:“乃性疏侻,喜剧饮。”
《漢語大詞典》:瑟踧
犹局促。形容拘束的样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 黄瑟 踧不自安,而女殊坦坦。”
分類:局促拘束
《漢語大詞典》:拘絜
拘束其身。谓欲清高而反致自缚。后汉书·仲长统传:“得拘絜而失才能,非立功之实也。” 李贤 注:“拘絜,谓自拘束而絜其身者,即隐逸之人也。”
分類:拘束清高
《國語辭典》:举止大方(舉止大方)  拼音:jǔ zhǐ dà fāng
言语行为举动得宜,落落大方。《红楼梦》第六四回:「举止大方,言语温柔,无一处不令人可敬可爱。」《老残游记》第九回:「话说申子平正在凝思此女子举止大方,不类乡人。」
《漢語大詞典》:捡局(撿局)
拘束,约束。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欧阳文忠公文:“此层议论欲驾 韩 之上,不知乃犯驳题之病,行文亦少捡局矣。”
分類:拘束约束
《國語辭典》:没笼头的马(沒籠頭的馬)  拼音:méi lóng tóu de mǎ
比喻不受拘束的人。《红楼梦》第八回:「他是没笼头的马,天天逛不了,那里肯在家一日!」
《漢語大詞典》:没了捆儿(没了綑兒)
谓没有拘束,信口乱说。红楼梦第六六回:“原有些真的,叫你又编这混话,越发没了綑儿。”
《國語辭典》:落拓不羁(落拓不羈)  拼音:luò tuò bù jī
性情疏狂,不受拘束。《孽海花》第三一回:「恃才傲物,落拓不羁。」也作「拓落不羁」、「落魄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