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拒谏(拒諫)
拒绝规劝。《后汉书·申屠刚传》:“愚闻专己者孤,拒諫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知足以拒諫,才足以饰非。”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为天下理财,不为徵利;辟邪説,难任人,不为拒諫。”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曲·邱文庄填词:“ 邱 又谓 王 故彰先帝拒諫之失。”
《國語辭典》:饰非拒谏(飾非拒諫)  拼音:shì fēi jù jiàn
不能接受他人善意的规劝,反而极力巧言的掩饰过错。《周书。卷七。宣帝纪》:「好自矜夸,饰非拒谏。」《旧唐书。卷七五。张玄素传》:「从善如流,尚恐不逮;饰非拒谏,必招败损。」也作「拒谏饰非」。
《國語辭典》:拒谏饰非(拒諫飾非)  拼音:jù jiàn shì fēi
不能接受他人善意的规劝,反而极力巧言的掩饰过失。《荀子。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拒谏饰非,驱忠立佞。」也作「饰非拒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