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拐骗(拐騙)  拼音:guǎi piàn
用欺诈的手段,诱拐人口或钱财。如:「诈骗集团针对独居老人拐骗了不少钱。」《红楼梦》第四回:「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及至节下算帐,才晓得文会堂一注书帐,被他拐骗了去。」
《漢語大詞典》:坑绷拐骗(坑綳拐騙)
亦作“ 坑蒙拐骗 ”。指以欺骗手段捞取钱财,陷害他人。 魏风 等《刘胡兰》:“整天价坑绷拐骗,每日里逛逛游游。”《文汇报》1986.7.19:“坑绷拐骗发不了大财,发了小财也长不了!”
《漢語大詞典》:坑蒙拐骗(坑蒙拐騙)
见“ 坑綳拐骗 ”。
《漢語大詞典》:坑绷拐骗(坑綳拐騙)
亦作“ 坑蒙拐骗 ”。指以欺骗手段捞取钱财,陷害他人。 魏风 等《刘胡兰》:“整天价坑绷拐骗,每日里逛逛游游。”《文汇报》1986.7.19:“坑绷拐骗发不了大财,发了小财也长不了!”
《国语辞典》:串打  拼音:chuàn dǎ
拐骗。《荡寇志》第三回:「他却不去就任,只在高俅府里串打些浮头食,诈些油水过日子。」
分类:拐骗
《漢語大詞典》:盗拐(盜拐)
犹拐骗。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小衙内﹞决不在家里。头上东西耀人眼目,被歹人连人盗拐去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 莫氏 虽然认错, 郁盛 乘机盗拐,岂得推故?”
分類:拐骗
《國語辭典》:刁拐  拼音:diāo guǎi
诱拐。如:「刁拐妇女」。
分類:拐骗
《漢語大詞典》:骗拐(騙拐)
拐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 钟雷溪 到了省好几年了,并未得过差使,只靠着骗拐来的钱使用。”
分類:拐骗
《漢語大詞典》:迷拐
拐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曾文正公奏天津教案答□□□书:“臣等伏查此案起衅之由,因奸民迷拐人口,牵涉教堂,并有‘挖眼剖心,作为药材’等语,遂致积疑生忿,激成大变。”《六部成语注解·刑部》:“邪术迷拐:以邪术迷拐人之子女也。”
分類:拐骗
《国语辞典》:放花  拼音:fàng huā
1.开花。唐。李端〈早春夜集耿拾遗宅〉诗:「新草犹停雪,寒梅未放花。」宋。秦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词:「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2.放债。花,利息。《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其田足值万金,自不消说。毛烈放花作利,已此便宜得多了。」
3.拐骗儿童。花,指儿童。《醒世姻缘传》第五七回:「不见了小琏哥到家,人只知道他出来看那些和尚放花打细泊的,看得孩子伶俐,拐的去了。」
《國語辭典》:拐子  拼音:guǎi zi
1.瘸腿的人。如:「那个拐子总是站在路口卖口香糖。」
2.用诈术骗取人口或财物的人。《红楼梦》第四回:「这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
3.拐杖。如:「他拄著拐子,一跛一跛的走著。」
4.手肘。如:「比赛时他以拐子撞人而犯规。」
《漢語大詞典》:济良所(濟良所)
旧时的一种慈善机构,收容救济被拐骗、受虐待而无处可以投奔依靠的妇女。 李大钊 《北京市民应该要求的新生活》:“扩充济良所,有愿入所的娼妓,不问他受虐待与否,一概收容。” 许地山 《狐仙》:“我此后还要劝人,若曾失恋还想娶妻的都要到济良所挑去。” 欧阳山 《苦斗》四一:“大表姐整天也和一班男女教友厮混,不是聚会,就是听讲,再就是跑跑孤儿院、济良所、盲哑学校、慈善医院之类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诱口(誘口)
拐骗人口。隋书·刑法志:“三年八月, 建康 女子 任提女 ,坐诱口当死。”
《國語辭典》:拐儿(拐兒)  拼音:guǎi ér
1.拐杖。《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若是说话的同年生,并时长,有个未卜先知的法儿,便双脚走不动,也拄个拐儿,随他同去一番也不妨的。」
2.骗子。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六出:「拐儿阵里先锋,哄局门中大将,何用剜墙挖壁!」
3.脚踝。元。邓玉宾〈村里迓古。包藏著一团儿和气套。上马娇〉曲:「身段儿直,掖样儿娇,挺拖更妖娆。你看他拐儿扇尖儿挑舌儿哨。」
《漢語大詞典》:拍花
旧称用迷药拐骗儿童。 清 李虹若 《朝市丛载·人事·拍花》:“拍花扰害遍京城,药末迷人任意行。多少儿童藏户内,可怜散馆众先生。”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爷儿三个,老的老,少的少,男的男,女的女,露头露脑,走到大路上,算一羣逃难的还是算一羣拍花的呢?”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三章:“大姐,你说这年头还有拍花的吗?”
《國語辭典》:诱拐(誘拐)  拼音:yòu guǎi
引诱拐骗。如:「诱拐儿童」、「诱拐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