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弛担(弛擔)
(1).放下担子,息肩。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张道人异事:“一日樵归,於山道遇二道人对棊,弛担就观。”
(2).指推卸责任。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掣籤授官:“初行时,主者既以权衡弛担,幸谢揣摩,得者亦以义命自安,稍减怨懟,亦便计也。”
(3).指栖息。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追先寺:“往虽弛担为 梁 ,今便言旋闕下,有志有节,能始能终。” 元 黄溍 《杭州送儿侄归里》诗:“息肩弛担今何处?明朝过我 三釜山 。” 蔡有守 《师子林》诗:“今日嫁 吴门 ,弛担輒访寻。”
《漢語大詞典》:樵担(樵擔)
柴担子。 宋 范成大 《阊门初泛二十四韵》:“山腰樵担动,木末酒旗明。”
分類:担子
《國語辭典》:重担(重擔)  拼音:zhòng dàn
沉重的担子。比喻繁重的责任。《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倘有一差两误,将来回去,柳升当不起这个重担。」也作「重负」。
《國語辭典》:担脚(擔腳)  拼音:dàn jiǎo
行李、货物。《水浒传》第一六回:「当日便叫杨志一面打拴担脚,一面选拣军人。」也作「担仗」、「担杖」。
《漢語大詞典》:远路没轻担(遠路没輕擔)
担子虽轻,走的路远了,也会觉得沉重。《西游记》第八十回:“ 八戒 道:‘远路没轻担,教我驮人,有甚造化?’”
《漢語大詞典》:剃头挑子一头热(剃頭挑子一頭熱)
过去理发师的担子一头为板凳与工具箱,一头为火炉,因称“剃头挑子一头热”。用以比喻一厢情愿。吕剧《李二嫂改嫁》第六场:“ 李二嫂 年轻守了寡,人品好来又能干。要是把她弄到手,再也不用我动弹。可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又不敢明着去胡缠。”
《国语辞典》:生意担子(生意担子)  拼音:shēng yì dàn zi
贩卖货品的担子。《红楼梦》第六回:「只见门前歇著些生意担子,也有卖吃的,也有卖顽耍物件的。」
《国语辞典》:百步无轻担(百步无轻担)  拼音:bǎi bù wú qīng dàn
长途奔驰,担子再轻也觉得重。比喻道远任重。明。张景《飞丸记》第五出:「早起跑到日头晏,方知百步无轻担。」
《国语辞典》:剃头挑子(剃头挑子)  拼音:tì tóu tiāo zi
(歇后语)一头想。意谓一厢情愿。以前的理发匠挑的担子,一头放一红色木桶,外放铜盒,内储炭火,另一头为凳子,凳下有匮,藏器具。比喻对事情的态度,只有一方热心关切,另一方却毫不在乎。《老残游记二编》第三回:「人家假爱你,你真爱人家,不成了天津的话:『剃头挑子──一头想』吗?」也作「剃头担子」。
《国语辞典》:挑土  拼音:tiāo tǔ
1.挑装土的担子。如:「在工地挑土是费体力的粗活。」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我每日家不会做甚么营生,则是与人挑土筑墙,和泥托坯,担水运浆,做坌工生活度日。」《西游记》第八六回:「却说那老怪逃了命回洞,吩咐小妖搬石块,挑土,把前门堵了。」
2.代替别人打牌。如:「刚开始他只是在桌子旁边看牌而已,想不到几天后就已经会帮别人挑土了!」
分类:担子打牌
《国语辞典》:磨担(磨担)  拼音:mó dàn
形容挑担走在崎岖路上,使得担子不好控制,滑磨于肩上。《西游记》第二○回:「那师父缓促银骢,孙大圣停云慢步,猪悟能磨担徐行。正看那山。」
《漢語大詞典》:高肩担
把东西扎在扁担两头上面的担子。《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只见一个汉子,头上带个竹丝笠儿,穿着一领白段子两上领布衫,青白行缠扎着裤子口,着一双多耳麻鞋,挑着一个高肩担儿。”
《漢語大詞典》:盒仗
盛放礼盒的担子。《水浒传》第三九回:“次日饭后,僕人挑了盒仗,一逕又到府前。”
分類:盛放担子
《漢語大詞典》:盘担(盤擔)
内装盘馔的礼盒担子。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扬州瘦马:“归未抵寓,而鼓乐、盘担、红緑、羊酒在其门久矣。”
分類:担子
《漢語大詞典》:偏担儿(偏擔兒)
两端轻重悬殊的担子。《西游记》第三三回:“只是正担好挑,偏担儿难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