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担保(擔保)  拼音:dān bǎo
承当保證的责任。若出问题,担保者须负起责任。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当日孔明亲言,破曹之后,荆州即还江东,鲁肃亲为担保。」
《国语辞典》:诉讼担保(诉讼担保)  拼音:sù sòng dān bǎo
民事诉讼中,为确保原告日后对于被告履行费用之义务,法院因被告的申请,得以裁定命令原告提存现金或相当之有价證券,以供诉讼费用之担保。
《国语辞典》:有担保公债(有担保公债)  拼音:yǒu dān bǎo gōng zhài
政府以某种国库收入或生产事业收入,作为还本付息之担保所发行的公债。
《国语辞典》:担保品(担保品)  拼音:dān bǎo pǐn
债务者担保其债务之偿还,以物品抵押于债权者,称为「担保品」。
《国语辞典》:担保权(担保权)  拼音:dān bǎo quán
债务人为保證日后能确实清偿债务,而由其本人或保證人提供具有财产价值之物作为担保。若将来债务无法偿还,债权人得就其先前所提供之担保物取得清偿。此种得就担保物使债务获得清偿之权,称为「担保权」。如:「民众向银行贷款,银行可向民众要求提供抵押物的担保权。」
《国语辞典》:担保放款(担保放款)  拼音:dān bǎo fàng kuǎn
有担保品、保證人或有背书人的资金融通方式。
《国语辞典》:担保物权(担保物权)  拼音:dān bǎo wù quán
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得卖去其担保品,以卖得的款偿还债务,称为「担保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