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关票(關票)
清 末向外国借款,用关税作担保的一种债券。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上》:“国家借款重迭,即或支应不敷,可以他处匯通,无须关票作押。”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国家借款,不须重息中饱,外国匯款,无须关票作押。”
《國語辭典》:撤保  拼音:chè bǎo
保證人辞却继续保證的责任。
《國語辭典》:包赔(包賠)  拼音:bāo péi
担保赔偿一切。如:「这次生意如果失败,就由我包赔好了。」
分類:担保赔偿
《漢語大詞典》:包准儿(包准兒)
担保,一定。如:今年包准儿又是个大丰收年。
分類:担保
《國語辭典》:保證人  拼音:bǎo zhèng rén
对于他人的行为或财力负责担保的人。也称为「保见人」。
《國語辭典》:保险费(保險費)  拼音:bǎo xiǎn fèi
被保险人定期支付给保险机构的费用。如:「被保险人如果不按期缴交保险费,一旦发生意外便无法获得理赔。」
《漢語大詞典》:保债(保債)
给人担保偿还债务。 明 朱权 《荆钗记·受钗》:“自古道,男不作媒,女不保债。”
《漢語大詞典》:保得定
担保,肯定。 鲁迅 《二心集·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何况小说先生,当然满肚子小说学。要不然,他做得出来吗?我们能保得定 荷马 没有‘史诗作法’, 沙士比亚 没有‘戏剧学概论’吗!呜呼,听讲的门徒是有福了。”
分類:担保肯定
《漢語大詞典》:保呈
旧时对别人的言行承担保证一类的呈文。例如:令他们报个“暴病身亡”,合族中及地方上共递一张保呈。——《红楼梦
《國語辭典》:保释(保釋)  拼音:bǎo shì
刑事未决的嫌疑犯,提出相当保證,由法院暂时释放之,称为「保释」。
《國語辭典》:打包票  拼音:dǎ bāo piào
对事情有绝对的把握。如:「我敢打包票,小庄一定能达成任务,功成归国。」也作「打保票」。
《國語辭典》:拍胸脯  拼音:pāi xiōng pú
以手拍拍胸膛。表示许下承诺、负责保證。《官场现形记》第三回:「有你老哥拍胸脯,兄弟还有甚么不放心的。」
分類:负责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