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68,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日报
喜报
果报
天报
食报
报闻
报到
报礼
警报
还报
传报
早报
具报
应报
报人
《國語辭典》:日报(日報)  拼音:rì bào
1.逐日呈报。如:「日报表」。
2.每日论罪审判。《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虽黥罪日报,其势不止。」
3.每天出版的新闻报纸。如:「中央日报」、「国语日报」。
《國語辭典》:喜报(喜報)  拼音:xǐ bào
报喜的单子。《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喜报:贵府老爷赵印温,应本科陕西乡试,高中第四十一名举人。」
《國語辭典》:果报(果報)  拼音:guǒ bào
佛教用语。由于前世行为的力量所导致的结果。《杂阿含经》卷四:「我不如是说:『应施于我,不应施馀。施我得大果报,非施馀人得大果报。』」
《國語辭典》:天报(天報)  拼音:tiān bào
老天的报应。《史记。卷一○六。吴王濞列传》:「为善者天报以福,为非者天报以殃。」后因以「天报」谓上天的报应。《后汉书。卷二五。卓鲁魏刘列传。鲁恭》:「一物有不得其所者,则天气为之舛错,况于人乎?故爱人者必有天报。」《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你这样不义之人,不久自有天报,休想善终!」
《漢語大詞典》:食报(食報)
受报答或受报应。明史·徐达常遇春传赞:“顾 中山 赏延后裔,世叨荣宠,而 开平 天不假年,子孙亦復衰替,贵匹勋齐,而食报或爽,其故何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虽后来食报无可证明,天道昭昭,谅必无倖免之理也。” 王毓岱 《示和甫》诗:“食报有达人,饱閲八千卷。”
分類:报答报应
《漢語大詞典》:报闻(報聞)
(1).封建时代,天子批答臣下奏章时,书一“闻”字,谓之报闻。意谓所奏之事已知。汉书·哀帝纪:“书奏,天子报闻。”
(2).泛指天子批答。 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 操 欲迷夺时明,杜絶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
《國語辭典》:报到(報到)  拼音:bào dào
1.报告自己已经来到。通常指入学、入伍或就任新职的手续。如:「学期开始,新生们陆续来校报到。」「会议即将开始,与会人员纷纷前来报到。」
2.通报、禀报。《白雪遗音。八角鼓。清晨起》:「手提兔毫,锦片片的文字写的高。写罢搁笔自己睄。童儿报到有人找,忙把书笺案上抛。」
《漢語大詞典》:报礼(報禮)
(1).报答之礼。礼记·坊记:“故君子信让以涖百姓,则民之报礼重。云:‘先民有言,询於芻蕘。’”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九章:“或女子终身受夫男之养而忽弃之,则於报礼不公;或男子疑女子而弃之,亦於生育之事未安。”
(2).犹报聘。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公至自晋》:“以伯主之尊,报礼於 鲁 ,惟恐或后, 晋 之待 鲁 ,非復昔日比矣。”
《國語辭典》:警报(警報)  拼音:jǐng bào
对可能或即将来临的危急事件所作的警戒报讯。如:「台风警报」、「空袭警报」。也称为「警信」。
《國語辭典》:还报(還報)  拼音:huán bào
1.返回报知。《汉书。卷一。高帝纪上》:「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三国演义》第四回:「儒大怒,双手扯住太后,直撺下楼,叱武士绞死唐妃,以鸩酒灌杀少帝,还报董卓。」
2.报复、反击。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您这般顺人情有甚好?则我这脓血临身要还报!」
3.报应。《元曲选。来生债。第二折》:「哦!方信道还报果无虚。」《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当年伏后出宫门,跣足哀号别至尊。司马今朝依此例,天教还报在儿孙。」
4.报答。如:「此恩日后必当还报。」
《國語辭典》:传报(傳報)  拼音:chuán bào
传达通报。《西游记》第六回:「把营门的天丁,烦你传报。我乃李天王二太子木叉,南海观音大徒弟惠岸。」《红楼梦》第一六回:「贾琏害乏,便传与二门上一应不许传报,俱等明日料理。」
分類:传报通报
《国语辞典》:早报(早报)  拼音:zǎo bào
在早上发行的报纸。相对于晚报而言。如:「自立早报」。
《漢語大詞典》:具报(具報)
备文上报。 平佚 《临时政府成立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第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由议长具报,经临时大总统盖印,发交行政各部执行之。第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於参议院议决事件,如不以为然,得於具报后十日内,声明理由,交令覆议。”
分類:备文上报
《漢語大詞典》:应报(應報)
报应。汉书·刘向传:“诸侯和於下,天应报於上。” 汉 徐干 中论·修本:“盛阳布德之月,草木犹有枯落而与时谬者,况人事之应报乎!”
分類:报应
《國語辭典》:报人(報人)  拼音:bào rén
凡从事新闻事业的人,如记者、主笔等,统称为「报人」。
《國語辭典》:报子(報子)  拼音:bào zi
1.张贴的广告。如:「戏报子」。
2.旧时科举中试后,送报条的人。《儒林外史》第三回:「邻居道:『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也称为「报录人」、「报喜人」。
3.旧时科举考试,考取后或升官时通知亲友的报告单。也作「报单」、「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