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80,分59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年报
官报
军报
好报
报导
追报
报官
恶报
雠报
答报
小报
家报
花报
报享
邮报
《国语辞典》:年报(年报)  拼音:nián bào
一年发行一次的出版品。如机关团体的年报。如:「我们打算将历年来的年报合订成辑。」
《國語辭典》:官报(官報)  拼音:guān bào
由政府或其指定的机构、个人所发行的报纸。
《漢語大詞典》:军报(軍報)
军事情报;军事消息。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听报:“每有军报,上无不立时批示。”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 维扬 、 常 、 苏 旦夕待变。东南大震,军报阻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我取过来先理顺了日子,再看了几段军报,总没有甚么确实消息。”
《国语辞典》:好报(好报)  拼音:hǎo bào
好的报应。如:「王老伯一向不与人计较,今天能大难不死,真是好心有好报。」
分类:报应
《國語辭典》:报导(報導)  拼音:bào dǎo
1.透过报纸、杂志、广播等传播媒体将新闻告知大众。
2.以各种传播方式发表的新闻稿。
分類:报导
《國語辭典》:报道(報道)  拼音:bào dào
告知、传达。唐。李涉 山居送僧诗:「若逢城邑人相问,报道花时也不閒。」
《漢語大詞典》:追报(追報)
谓答复死者。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谨遣报答,并致薄祭,望足下降神享之。’右 晋 庾亮 追报 孔坦 书。追报亡友见此。”
分類:答复死者
《国语辞典》:报官(报官)  拼音:bào guān
报告官府。《红楼梦》第九二回:「如今坊上知道了,要报官。他急了,央我来求奶奶说个人情,他再过来给奶奶磕头。」
分类:报告官府
《國語辭典》:恶报(惡報)  拼音:è bào
佛教指由于过去的恶业所导致的苦果。《三国演义》第一回:「若萌异心,必获恶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积善有善报,积恶有恶报。」
《漢語大詞典》:雠报(讎報)
亦作“讐报”。 报仇,报复。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问太岁何故受此屈辱不讐报之。”
分類:报仇报复
《漢語大詞典》:答报(答報)
(1).答复。资治通鉴·汉元帝建昭三年:“使数往来相答报, 延寿 ( 甘延寿 ) 汤 ( 陈汤 )因让之。” 宋 叶适 《林伯和墓铭》:“ 伯和 徐答报,不能屈,滋怒。”
(2).报答他人的情意或恩德。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久以后得峥嶸答报你。”红楼梦第一一九回:“只见 宝玉 一声不哼,待 王夫人 説完了,走过来给 王夫人 跪下,满眼流泪,磕了三个头,説道:‘母亲生我一世,我也无可答报。’”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二部分二:“这位被优礼的客人,大概为答报他的盛情起见,便给他做起媒来。”
《國語辭典》:小报(小報)  拼音:xiǎo bào
1.旧时的非正式官报。宋。朱熹〈答蔡季通书〉:「适见小报,元善已得浙江提举。」
2.版面较小,发行范围较小,内容不如大报周全丰富的报纸。
《漢語大詞典》:家报(家報)
家信。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督抚·冯仰芹大参:“适京师人来, 宗伯 寄至试録及家报。”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奴家还有一封家报,你可差个的当的差役,投到 洞庭 龙宫。”
分類:家信
《國語辭典》:花报(花報)  拼音:huā bào
因果报应。《喻世明言。卷三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就教司马懿欺凌曹氏子孙,一如曹操欺凌献帝故事,显其花报,以警后人,劝他为善不为恶。」
分類:报应
《漢語大詞典》:报享(報享)
谓上帝酬答祭享。史记·孝武本纪:“陛下肃祗郊祀,上帝报享,锡一角兽,盖麟云。”
《漢語大詞典》:邮报(郵報)
邸报。 清 曹禾 《顾玉川传》:“﹝ 顾玉川 ﹞尤厚 虞山 钱 宗伯 谦益 。宗伯传臚及第第三人, 玉川子 以其捷音归,归五日而邮报至。”《林则徐日记·嘉庆二十一年二月初八日》:“ 福建 提塘送到旧腊二十六日家书一封,云附邮报寄来。”参见参见“邸报”。
分類: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