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酬 → 詶酬”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血汗钱(血汗钱)  拼音:xiě hàn qián
流血流汗赚来的钱。比喻辛劳工作所得来的报酬。如:「既然缴学费来上课,就要好好听讲,别浪费父母的血汗钱。」
《國語辭典》:稿费(稿費)  拼音:gǎo fèi
出版机构付给作者的酬劳。其种类包括文章、绘画、摄影等作品。如:「他除了教书,还写些文章,赚点稿费。」也作「稿酬」。
《國語辭典》:付款  拼音:fù kuǎn
付给或支出款项。如:「购买新车可以选择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来减轻负担。」
《漢語大詞典》:经资(經資)
念经的报酬。《水浒传》第七一回:“其餘道众收得经资,收拾醮器,四散下山去了。”
分類:念经报酬
《国语辞典》:捞金(捞金)  拼音:lāo jīn
1.从事报酬丰厚的工作。如:「许多外地人喜欢到都市捞金。」
2.临时工人。
《漢語大詞典》:夜合资(夜合資)
付给娼妓的度夜报酬。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卓二娘:“鴇母遣婢索夜合资,惟以片纸画押諭僕归索。”
《國語辭典》:版税(版稅)  拼音:bǎn shuì
著作人把著作物品委托发行人出版,每次按出版或销售的数量,照定价或实价抽取的酬金。发行人付给著作人租其版权的费用。付费的方式依合约实行,除上述抽版税者外,另有卖断者,即稿费一次付清,日后销售量则与作者无关。也称为「版费」。
《漢語大詞典》:饭资(飯資)
饭钱,干活的报酬。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升迁·辞乡绅》:“製扁匠役,亦给饭资。”
分類:干活报酬
《漢語大詞典》:工银(工銀)
(1).干活的报酬。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今有大银一锭,纳与公公,凭公公除了原发工银,餘者还给 寄儿 为度日之用。”
(2).工资。 李大钊 《劳动问题的祸源》:“工银是价格,劳力是商品。” 陈独秀 《谈政治》二:“就是社会制度--私有财产制度,工银制度--所造成的人类第二恶性,也不是制度改变了,这恶性马上就跟着消灭的。”
《國語辭典》:润格(潤格)  拼音:rùn gé
代人作书画文字时,所订的酬金价目表。也称为「润例」。
《漢語大詞典》:质偿(質償)
谓索要报酬。 宋 岳珂 桯史·大散论赏书:“余尝从 蜀 士大夫得其书,谓今世言功者,多约取而丰责,先事质偿,如宿逋然,神州未復,端坐此耳。”
分類:索要报酬
《漢語大詞典》:义务劳动(義務勞動)
无报酬的劳动。
分類:报酬劳动
《國語辭典》:无功受禄(無功受祿)  拼音:wú gōng shòu lù
没有功劳而接受赏赐。《诗经。魏风。伐檀。序》:「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红楼梦》第二八回:「琪官接了,笑道:『无功受禄,何以克当!』」
《國語辭典》:野食儿(野食兒)  拼音:yě shí ér
1.在野外取得的食物。如:「老虎在山里猎捕野食儿充饥。」
2.比喻本分以外所得的财物。
3.俗称已婚者外遇的对象。
《國語辭典》:心织笔耕(心織筆耕)  拼音:xīn zhī bǐ gēng
唐朝王勃擅长为文,常受人请托,所得金帛颇为丰厚,当时人谓「心织笔耕」。典出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九。心耕笔织》。后用以形容文章写的好,并以卖文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