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抚育(撫育)  拼音:fǔ yù
抚养教育。唐。陈子昂〈为苏令本与岑内史启〉:「早蒙抚育之恩,不殊骨肉之爱。」
《分类字锦》:尽心抚育(尽心抚育)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显宗即位以后为贵人时后前母姊女贾氏亦以选入生肃宗帝以后无子命令养之谓曰人未必当自生子但患爱养不至耳后于是尽心抚育劳悴过于所生肃宗亦孝性淳笃恩性天至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
分类:太后
《國語辭典》:煦妪(煦嫗)  拼音:xǔ yù
本指天地博爱,生养万物。后比喻温情抚育。《礼记。乐记》:「天地䜣合,阴阳相得,煦妪覆育万物。」《宋史。卷四七八。列国世家一。南唐传李景传》:「陛下怀柔义广,煦妪仁深,必假清光,更逾曩日。」
《漢語大詞典》:煦育
抚育;养育。 唐 方干 《除夜》诗:“煦育诚非远,阳和又欲昇。” 唐 司空图 《成均赋》:“非简节繁文之制,不用於明庭;非崇严煦育之姿,不传於委巷。” 宋 曾巩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若臣者夙依煦育,生处深严。”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人心之固,斯诚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泽,涵濡煦育数百年而得此。”
分類:抚育养育
《漢語大詞典》:拊育
抚育。三国志·魏志·王基传:“上疏求分户二百,赐叔父子 乔 爵关内侯,以报叔父拊育之德。” 明 唐顺之 《盛孺人墓志铭》:“孺人既以童而妇,婉婉自属於其姑 钱孺人 ,姑亦极意拊育之如其女。”
分類:抚育
《漢語大詞典》:字育
(1).生育、蕃育。《列子·黄帝》:“风雨常均,字育常时,年穀常丰。”
(2).抚育;抚治。 前蜀 杜光庭 《犀浦刘殷费顺黄箓斋词》:“今属睿圣御天,元台分閫,敷弘道德,字育蒸黎。” 宋 王禹偁 《送廖及序》:“惨舒之权,虽制于郡国;字育之道,亦繫于令长。”
《漢語大詞典》:抚鞠(撫鞠)
抚育。 晋 潘岳 《京陵女公主王氏哀辞》:“嗟尔母氏,劬劳抚鞠,恩斯勤斯,是长是育。”《旧唐书·列女传·杨庆妻王氏》:“ 师仁 乳母 王氏 ,慈惠有闻,抚鞠无倦,提携遗幼。” 明 李东阳 《李氏墓志铭》:“公有庶女甫七岁,躬为抚鞠,厚嫁之。”
分類:抚育
《漢語大詞典》:姁妪(姁嫗)
抚育。 宋 司马光 《河上督役怀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时器之鞫狱沧州》诗:“ 河 灾汎东郡,庐井多堙沦。题舆得贤佐,姁嫗安疲民。” 清 刘大櫆 《阮君传》:“凡四海九州之内,鸟兽草木,无一物而不在姁嫗覆育之中。”
分類:抚育
《漢語大詞典》:煦养(煦養)
爱抚;抚育。 宋 曾巩 《开封府推官制》:“夫慈惠足以煦养惸弱,刚严足以帖伏奸强。”
分類:爱抚抚育
《漢語大詞典》:拊鞠
抚育。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二年:“帝未有储嗣,取 汝南郡王 允让 子 宗实 入宫中,皇后拊鞠之,时生四年矣。”
分類:抚育
《漢語大詞典》:扶育
抚育;培育。《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赖先王芟除寇贼,扶育孤弱,遂令华夏復有纲纪。” 孙中山 《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满洲 人所扶育起来的排外精神,终于在一九○○年的义和团骚动中达到最高峰。”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我幼时虽有慈母的扶育怜爱,虽有 江 南风物、清山秀水……现在都成一梦了。”
分類:抚育培育
《漢語大詞典》:奉翼
抚育。逸周书·太子晋:“ 舜 居其所,以利天下,奉翼远人。” 朱右曾 校释:“奉,养;翼,字也。”字,养育。
分類:抚育养育
《漢語大詞典》:鞠粥
抚育。粥,通“ 育 ”。 清 毛奇龄 《刑部员外佟君夫人石氏墓碑铭》:“君与夫人偕奔丧,所遗幼弟稚妹皆在襁褓,夫人乃接受而鞠粥之。”
分類:抚育
《國語辭典》:慈母  拼音:cí mǔ
1.慈爱的母亲。《孟子注疏》汉。赵岐。题辞:「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三国演义》第一一四回:「王经正在廷尉厅下,忽见缚其母至。经叩头大哭曰:『不孝子累及慈母矣!』」
2.称谓。称父亲的妾。因奉父命而养育自己成人,故称为「慈母」。《仪礼。丧礼》:「传曰:『慈母者何也?』传曰:『妾之无子者。』」
《漢語大詞典》:长养(長養)
(1).抚育培养。荀子·非十二子:“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汉 仲长统 《理乱篇》:“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 清 薛福成 《顾贞女传》:“ 贞女 抚之,如抚 福基 ,长养教诲,以至成人。”
(2).长大;生成。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敦煌曲子词·叹五更》:“一更初,自恨长养枉生躯,耶孃小来不教授,如今争识文与书。” 李广田 《山水》:“他们猜想那块石头的来源,他们说那是从什末山岳里采来的,曾在什末深谷中长养,为几千万年的山水所冲洗,于是变得这末滑,这末圆,又这末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