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慰悯
抚慰哀怜。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太尉沛国刘矩》:“太尉 徐防 、太傅 桓焉 二公,嘉其孝敬,慰愍契阔,为之先后, 叔辽 由此辟公府博士。”
分類:抚慰哀怜
《漢語大詞典》:褒慰
亦作“褒慰”。 旌表抚慰;表扬安慰。 唐 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唯申孝思,自置精舍,有詔褒慰,仍赐‘陟屺’为名。”新唐书·尹思贞传:“会 契丹 孙万荣 乱, 朔方 震惊, 思贞 循抚境内,独无扰。 武后 璽书褒慰。”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三年:“辛亥,御史中丞 卢坦 奏弹前 山南西道 节度使 柳晟 、前 浙东 观察使 阎济美 违赦进奉。上召 坦 褒慰之,曰:‘朕已释其罪,不可失信。’”
《漢語大詞典》:温恤(温卹)
亦作“温卹”。 体贴抚慰。后汉书·刘虞传:“ 青 徐 士庶避 黄巾 之难归 虞 者百餘万口,皆收视温恤,为安立生业,流民皆忘其迁徙。”后汉书·皇甫嵩传:“ 嵩 温卹士卒,甚得众情。”北史·袁翻传:“或逢秽德凡人,或遇贪家恶子,不识字人温恤之方,唯知重役残忍之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吕无病:“ 阿坚 已九岁,妇加意温卹,朝入塾,常留甘饵以待其归。”
分類:体贴抚慰
《漢語大詞典》:慰譬
抚慰晓喻。后汉书·梁慬传:“及至 姑臧 , 羗 大豪三百餘人诣 慬 降,并慰譬遣还故地, 河西 四郡復安。”南史·宋庐陵孝献王义真传:“ 武帝 为之悯然慰譬曰:‘受命朝廷,不得擅留。’”
分類:抚慰晓喻
《漢語大詞典》:慰诱(慰誘)
抚慰诱导。《后汉书·南蛮传序》:“ 乔 至,开示慰诱,并皆降散。”
分類:抚慰诱导
《漢語大詞典》:拊辑(拊輯)
抚慰辑安。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夫子一:“不施敬养,而老者自尔安;不立要约,而朋友自尔信;无所拊辑,而血气方刚者自尔归慕。”
分類:抚慰
《漢語大詞典》:抚结(撫結)
抚慰结纳。后汉书·窦融传:“既到,抚结雄杰,怀辑羌虏,甚得其欢心, 河西 翕然归之。”晋书·忠义传·麴允:“村坞主帅小者,犹假银青、将军之号,欲以抚结众心。”
分類:抚慰结纳
《漢語大詞典》:附慰
安抚,抚慰。附,通“ 拊 ”。 宋 曾巩 《襄州谢到任表》:“故令优佚,俯及孤蒙。敢不附慰此民,宣明上德。”一本作“拊慰”。
分類:安抚抚慰
《漢語大詞典》:访恤(訪恤)
看望抚慰。《魏书·高祖纪下》:“又疾苦六极,人神所矜,宜时访恤,以拯穷废。”
分類:看望抚慰
《漢語大詞典》:吊悯(弔愍)
抚慰怜惜。《诗·大雅·常武》“不留不处” 唐 孔颖达 疏:“由弔愍其民,故不久留处而扰乱之。”
分類:抚慰怜惜
《漢語大詞典》:慰励(慰勵)
抚慰鼓励。三国志·魏志·赵俨传:“行三十里止,放马息,尽呼所从人,喻以成败,慰励恳切。”
分類:抚慰鼓励
《漢語大詞典》:收拊
收纳抚慰。 宋 曾巩 《谢章学士书》:“以材计其多寡,则文武之士以百千数,待明公之推察而收拊之。”
分類:收纳抚慰
《漢語大詞典》:绥接(綏接)
抚慰交往。魏书·京兆王子推传:“ 子推 性沉雅,善於绥接, 秦 雍 之人,服其威惠。”南史·王僧辩传:“母姓 魏氏 ,性甚安和,善於绥接,家门内外莫不怀之。”新唐书·文艺传中·崔珙:“方是时, 西戎 归故地,边奏係驛,议所以绥接, 珙 坐不自力避事,下除太子少师,分司 东都 ,就拜留守。”
分類:抚慰交往
《漢語大詞典》:诱慰(誘慰)
劝导抚慰。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后贤志·王长文:“县收得盗贼, 长文 引见诱慰。时适腊晦,皆遣归家。”
分類:劝导抚慰
《漢語大詞典》:摩奖
抚慰鼓励。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恚恨》:“亦上一纸书,蒙数徧读,重相摩奬,道有性灵云。”
分類:抚慰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