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抗拟(抗擬)
抵敌;抗衡。《宋书·恩倖传·徐爰》:“且当使缘边诸戍,练卒严城,凡诸督统,聚粮蓄田,筹计资力,足相抗拟。”《周书·武帝纪下》:“伪 定南王 韩建业 作守 介休 ,规相抗拟。”
分類:抗衡
《國語辭典》:颉颃(頡頏) 拼音:xié háng
1.鸟飞上飞下,跳跃的样子。《文选。张衡。归田赋》:「交颈颉颃,关关嘤嘤。」《聊斋志异。卷一。王成》:「进退颉颃,相持约一伏时,玉鹑渐懈。」
2.不相上下。《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序》:「颉颃名辈,并综采繁缛。」明。李玉《占花魁》第二三出:「性度粗疏豪放,与刘伶伯仲,阮籍颉颃。」
3.刚直傲慢。《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苟出不可以直道也,颉颃以傲世。」
4.奇特的言辞。《文选。扬雄。解嘲》:「是故邹衍以颉颃而取世资。」
2.不相上下。《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序》:「颉颃名辈,并综采繁缛。」明。李玉《占花魁》第二三出:「性度粗疏豪放,与刘伶伯仲,阮籍颉颃。」
3.刚直傲慢。《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苟出不可以直道也,颉颃以傲世。」
4.奇特的言辞。《文选。扬雄。解嘲》:「是故邹衍以颉颃而取世资。」
《漢語大詞典》:颉亢(頡亢)
见“ 頡頏 ”。
《國語辭典》:抗论(抗論) 拼音:kàng lùn
1.直言而不阿谀。《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赵壹传》:「下则抗论当世,消弭时灾。」
2.以言论相对抗。《晋书。卷八二。孙盛传》:「于时殷浩擅名一时,与抗论者,惟盛而已。」
2.以言论相对抗。《晋书。卷八二。孙盛传》:「于时殷浩擅名一时,与抗论者,惟盛而已。」
《漢語大詞典》:提衡
(1).亦作“ 提珩 ”。谓用秤称物,以平轻重。引申为抗衡。《管子·轻重乙》:“则是寡人之国,五分而不能操其二,是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以是与天子提衡争秩於诸侯,为之有道乎?”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功》:“七国之时,皆据万乘,南面称王,提珩为敌国累世。” 唐 杨炯 《益州新都县学碑》:“既而三河失统,九州之寳币不归;四塞提衡,万里之长城继作。”
(2).谓简选官吏。《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提衡惟允,一纪于兹。” 李善 注:“言选曹以材授官,似衡之平物,故取以喻焉。”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铨曹》:“吏部候人数满百或二百,即引试,量书、判注拟,乃无被放者。故吏曹四时提衡,略无休暇。”
(2).谓简选官吏。《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提衡惟允,一纪于兹。” 李善 注:“言选曹以材授官,似衡之平物,故取以喻焉。”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铨曹》:“吏部候人数满百或二百,即引试,量书、判注拟,乃无被放者。故吏曹四时提衡,略无休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