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试帖(試帖)  拼音:shì tiě
1.科举时代考试时所作的诗,多用古人诗句命题,冠以赋得二字,其诗或五言、七言,或八韵、六韵,在诗中自成一体,称为「试帖」。
2.唐时明经考试的方法。即帖经取士,将所习的经文,掩其两端,中开一行,裁纸为帖,称为「试帖」。《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乃诏自今明经试帖粗十得六以上,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
《漢語大詞典》:试帖诗(試帖詩)
诗体名。源于 唐 代,受“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其诗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 清 代试帖诗,格式限制尤严,内容大多直接或间接歌颂皇帝功德,并须切题。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长达四十韵、四百字,故称其‘鲲鲸喷迢递’(有如长鲸大鲲,喷出的水气长远)。这是 唐 人应试诗的新形式,后人称为‘试帖诗’。”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
《漢語大詞典》:钞集(鈔集)
抄录汇集。 杨霁云 《鲁迅〈集外集〉·编后杂记》:“内中的文章,是由《浙江潮》……等杂志上钞集下的。”
分類:抄录汇集
《國語辭典》:摘录(摘錄)  拼音:zhāi lù
从文集或文章中选录字句或段落。如:「我从这本书中,摘录了几段文字,供你参考。」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一四。谈艺四。潞公诗》:「予偶读公集,摘录如右。」
《漢語大詞典》:贴写(貼寫)
抄录文书的人员。《清会典事例·吏部九·验封清吏司》:“凡京吏之别三,一曰供事,二曰儒士,三曰经承;外吏之别四,一曰书吏,二曰承差,三曰典吏,四曰攒典;皆选於民而充之,役五年而更焉。非经制者曰贴写,曰帮差,其滥者禁之。”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三章五:“ 邢双林 生活没着落,又怕挑壮丁,便主动混到伪治安军里,当了一名贴写。”
《漢語大詞典》:歌本
(~儿)专门刊载歌曲的书,也指专用来抄录歌曲的本子。
《漢語大詞典》:抄纂
抄录编纂。 郭沫若 《〈管子集校〉叙录一》:“二书均已失传。然 杜佑 《指略》既係‘抄管子书’而成,则 丁度 《要略》殆亦出于抄纂耳。”
分類:抄录编纂
《國語辭典》:照抄  拼音:zhào chāo
照样抄袭。如:「你老是照抄别人的作业,难怪功课不好!」
《漢語大詞典》:抄示
抄录给人看。 郭沫若 《我的作诗的经过》:“ 民 八以前我的诗,乃至任何文字,除抄示给几位亲密的朋友以外,从来没有发表过。”
分類:抄录
《漢語大詞典》:钞缀(鈔綴)
抄录并连缀。 宋 陆游 《跋前汉通用古字韵编》:“近时乃或钞缀《史》《汉》中字入文辞中,自谓工妙,不知有笑之者。”
分類:抄录连缀
《漢語大詞典》:旁录
广泛抄录。新唐书·柳仲郢传:“﹝ 柳仲郢 ﹞旁録仙佛书甚众,皆楷小精真,无行字。”
分類:广泛抄录
《漢語大詞典》:转抄(轉抄)
间接抄录。 钱锺书 《围城》七:“在学生时代,上课抄黑板,非戴眼镜不可;因为她所认识的男同学,都够不上借笔记转抄的交情。”
《漢語大詞典》:摘钞(摘鈔)
亦作“ 摘抄 ”。 择要抄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二:“ 仲达 妄人,其书无足取,而所载多本,不为无功,摘钞之以资参考焉。”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他的日记是摘抄,数量已经可观。”
分類:抄录
《国语辞典》:户籍誊本(户籍誊本)  拼音:hù jí téng běn
户籍登记的抄录本。
《国语辞典》:记事本(记事本)  拼音:jì shì běn
抄录杂事用以备忘的笔记本。
《漢語大詞典》:附抄
附带抄录。 茅盾 《子夜》十六:“这是中华全国火柴业联合会通告各会员的公函,并附抄 广东 火柴行商业工会呈工商部的呈文。”
分類:附带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