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0,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射艺
逸品
斲鼻
秋驾
俗手
伎艺
献技
众技
伎巧
定场
妙工
化手
叫声
妙妓
手儿
《漢語大詞典》:射艺(射藝)
射箭的技艺。新唐书·泉男生传:“ 男生 纯厚有礼,奏对敏辩,善射艺。”
《國語辭典》:逸品  拼音:yì pǐn
品格不凡、意境超脱。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三。唐李嗣真书品后》:「秦相刻铭,烂若舒锦,钟张羲献,超然逸品。」也作「绝品」。
《國語辭典》:斲鼻  拼音:zhuó bí
古代一位名叫石的工匠,能双眼矇住,靠著听力,用斧头挥砍他人鼻尖上薄如蝇翼的白土,而鼻子毫无损伤。典出《庄子。徐无鬼》。后比喻技术熟练、卓越。宋。黄庭坚〈题王仲弓兄弟巽亭〉诗:「傥无斲鼻工,聊付曲肱梦。」也作「斫鼻」。
分類:技艺高超
《漢語大詞典》:秋驾(秋駕)
(1).一种御马的技艺。吕氏春秋·博志:“ 尹儒 学御,三年而不得焉,苦痛之,夜梦受秋驾於其师。” 高诱 注:“秋驾,御法也。” 陈奇猷 校释引 颜师古 曰:“《庄子》有秋驾之法者,亦言驾马腾驤秋秋然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七五:“秋驾安可学, 东野 穷路旁。”
(2).指难以学成的道术。 清 金农 《怀吴门陆峤》诗:“终岁淹秋驾,何时缀玉班。”
(3).法驾,皇帝的车马。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念负重於春冰,怀御奔於秋驾。”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曰:“秋驾,法驾也。” 唐太宗 《执契静三边》诗:“秋驾转兢怀,春冰弥軫虑。”
《漢語大詞典》:俗手
指技艺平庸的人。 清 洪升 《长生殿·制谱》:“此谱即当宣付梨园,但恐俗手伶工,未諳其妙。朕欲令 永新 、 念奴 ,先抄图谱,妃子亲自指授。”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宴》:“我想这本传奇,精深奥妙,倘被俗手教坏,岂不损我文名。”
《漢語大詞典》:伎艺(伎藝)
(1).技艺,指手艺或艺术表演等。国语·晋语九:“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 蔡邕 ﹞博学,有雋才,善属文,解音声,伎艺并术数之事,无不精综。”南史·刘敬宣传:“ 敬宣 宽厚,善待士,多伎艺,弓马音律,无事不善。”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啸:“诗文伎艺寓目即工。”
(2).指有技艺的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 崇 观 以来,在京瓦肆伎艺: 张廷叟 ,《孟子书》。主张小唱: 李师师 、 徐婆惜 、 封宜奴 、 孙三四 等,诚其角者。”
《國語辭典》:献技(獻技)  拼音:xiàn jì
表演技艺。如:「登台献技」。
《漢語大詞典》:众技(衆技)
众人的技艺才能;各种技艺。庄子·在宥:“因众以寧所闻,不如众技众矣。”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説,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间。”
《漢語大詞典》:伎巧
(1).技术,技艺。鬼谷子·捭阖:“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陶宏景 注:“伎巧,谓百工之役。”后汉书·宦者传·单超:“皆竞起第宅,楼观壮丽,穷极伎巧。”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驃骑者一人,骑而持帜前行,后骑继之,各于马上呈弄伎巧,盖以习骑乘云。”
(2).指精美奇巧的工艺品。东观汉记·刘般传:“时五校尉官显职闻,府寺宽敞,舆服光丽,伎巧毕给,故多以宗室肺腑居之。”《旧唐书·后妃传上·贤妃徐氏》:“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酖毒。” 宋 苏舜钦 《谘目二》:“终日嬉游廛市间,以鬻伎巧绣画为业。”
(3).指工艺匠人。魏书·太祖纪:“徙 山 东六州民吏及 徒何 高丽 杂夷三十六万,百工伎巧十万餘口,以充京师。”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酒楼:“北去 杨楼 以北,穿 马行街 ,东西两巷谓之大小货行,皆工作伎巧所居。”
《漢語大詞典》:定场(定場)
(1).出场表演。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定场排 汉 旅,促座进 吴 歈。”
(2).犹压场。谓演员技艺高超。 宋 苏轼 《虞美人·琵琶》词:“定场 贺老 今何在,几度新声改?”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赋琵琶》词:“ 贺老 定场无消息,想 沈香亭 北繁华歇。”
《漢語大詞典》:妙工
(1).技艺精良的工匠。 南朝 梁简文帝 《明君词》:“妙工偏见詆,无由情恨通。” 南朝 梁 江淹 《扇上彩画赋》:“ 临淄 之稺女, 宋 郑 之妙工。”
(2).擅长。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居宁:“僧 居宁 , 毗陵 人,妙工草虫。”
《漢語大詞典》:化手
指技艺高超的人。 清 黄景仁 《题桃花流水图》诗:“不然人间岂得此,化手作意摹玲瓏。”
《国语辞典》:叫声(叫声)  拼音:jiào shēng
1.呼喊声。如:「外头突然的叫声凄厉,害得我们吓一大跳。」
2.模仿卖物者叫卖声的技艺。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叫声,自京师起撰,因市井诸色歌吟卖物之声,采合宫调而成也。」
《漢語大詞典》:妙妓
容颜美丽、技艺精妙的歌妓。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亦将有才人妙妓,遗世越俗,扬《北里》之流声,绍《阳阿》之妙曲。” 晋 张华 《轻薄篇》:“新声踰《激楚》,妙妓絶《阳阿》。” 唐 李商隐 《上河东公启》之一:“至於南国妖姬,丛臺妙妓,虽有涉於篇什,实不接於风流。”《花月痕》第十回:“夫 采秋 之在 春镜楼 ,不过嬝嬝婷婷一妙妓而已。”
《国语辞典》:手儿(手儿)  拼音:shǒu ér
1.手。如:「请举起你的小手儿来。」
2.手工、技艺。如:「才艺比赛时,每个孩子的手儿都巧妙的很。」
3.本领。如:「我得给他看一手儿。」
4.策略、手段。如:「他这一手儿太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