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扬马(揚馬)
汉 代文学家 扬雄 和 司马相如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故 陈思 称 扬 马 之作,趣幽旨深。” 唐 李端 《赠何兆》诗:“文章似 扬 马 ,风骨又清羸。” 明 张居正 《范比部鲁工部洪山人夜过得龙字》诗:“海南文章几 扬 马 ,天涯笑语自人龙。”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三:“职方郎中 孙樵 ,有 扬 马 之文;前进士 司空图 ,有 巢 许 之风。”
《國語辭典》:童乌(童烏)  拼音:tóng wū
汉朝扬雄的儿子。童乌九岁时能与父亲讨论《太玄》,早卒。典出汉。扬雄《法言。问神》。后借以称聪明而早死的孩子。宋。苏轼 悼朝云诗:「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
《国语辞典》:荒遐  拼音:huāng xiá
远方边陲的地方。汉。扬雄〈逐贫赋〉:「投弃荒遐,好为庸卒。」
《国语辞典》:太玄经(太玄经)  拼音:tài xuán jīng
书名。汉朝扬雄拟《易经》而作,十卷。晋朝范望为之作注。
《漢語大詞典》:参玄(參玄)
(1).佛教语。犹参禅。 明 于颍 《暑中偕文将泛湖谒牧雪师》诗:“参玄过 白社 ,破浪狎清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紫花和尚:“时有僧善参玄,因遣人邀至,使就榻前讲《楞严》。”
(2).泛指探究哲理。 唐 杨炯 《〈王勃集〉序》:“ 扬子云 之暮年,遂起参玄之叹。” 扬雄 晚年曾仿《太玄》,故云。
《漢語大詞典》:汉阁(漢閣)
指 汉 扬雄 校书之 天禄阁 。亦借指 扬雄 。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文园 终寂寞, 汉阁 自磷緇。”
分類:扬雄校书
《漢語大詞典》:子云亭(子雲亭)
在 四川省 绵阳县 。相传为 西汉 学者 扬雄 读书处, 扬雄 字 子云 ,故名。 唐 刘禹锡 《陋室铭》:“ 南阳 诸葛庐 , 西蜀 子云亭 。”
《国语辞典》:潜虚(潜虚)  拼音:qián xū
1.隐居清修。汉。王粲〈七释〉:「潜虚丈人,违世遁俗。」
2.书名。宋司马光拟扬雄太玄而作,一卷,内容以五行为主。后附张敦实撰《潜虚发微论》一卷,十篇,皆阐明此书之义。
《國語辭典》:拟古(擬古)  拼音:nǐ gǔ
摹仿古人的诗文。由汉代扬雄拟《易经》作「太玄」,拟《论语》作「法言」,拟《尔雅》作「方言」,拟《离骚》作「反离骚」而首开其风气。
《国语辞典》:作辍(作辍)  拼音:zuò chuò
1.时作时停。形容无常。汉。扬雄《法言。孝至》:「有人则作,无人则辍之谓伪。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
2.中止。如:「他半途作辍。」
《漢語大詞典》:畔牢愁
(1). 汉 扬雄 所作辞赋篇名,已佚。汉书·扬雄传上:“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畔,离也。牢,聊也。与君相离,愁而无聊也。”
(2).借指离愁之作。 唐 杜牧 《寄浙东韩乂评事》诗:“梦寐几回迷蛺蝶,文章应广《畔牢愁》。” 唐 李商隐 《拟意》诗:“书成祓禊帖,唱杀《畔牢愁》。”亦省作“ 畔牢 ”。 宋 林逋 《和唐异见寄》:“骚人新遗《畔牢》词,隐几微吟愧所知。”
《漢語大詞典》:玄书(玄書)
(1).指 汉 扬雄 所撰的《太玄》一书。后汉书·张衡传“﹝ 衡 ﹞常耽好《玄经》” 李贤 注引 汉 桓谭 《新论》:“ 扬雄 作《玄书》,以为玄者,天也,道也。”
(2).《老子》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语,后遂以“玄书”指称《老子》。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梵部经十二,玄书字五千。”
分類:扬雄一书
《国语辞典》:彫刻  拼音:diāo kè
雕琢刻镂。汉。扬雄《法言。问道》:「或问彫刻众形者匪天与?曰:『以其不彫刻也。』」也作「雕刻」。
《漢語大詞典》:扬班(揚班)
汉 代文学家 扬雄 和 班固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至於 扬 班 之伦, 曹 刘 以下,图状山川,影写云物,莫不纤综比义,以敷其华。”
分類:扬雄班固
《国语辞典》:擘裂  拼音:bò liè
裂开。汉。扬雄〈太玄赋〉:「翠羽美而殃身兮,蚌含珠而擘裂。」
分类:裂开扬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