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执鞭(執鞭)  拼音:zhí biān
1.手持马鞭,用以驾车。后多借指卑贱的差役。《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少苦执鞭,恒患不得快饮酒,使其酒足,馀年毕矣,无所复须。」
2.借指追劳追随。《史记。卷六二。管晏列传。晏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聊斋志异。卷二。陆判》:「陵阳陆公犹存乎?尚有灵焉否也?为之执鞭,所欣慕焉。」
3.手持教鞭,指当老师。如:「执鞭一生,门生无数。」
《高级汉语词典》:执鞭弭
为人驾驭车马,充当保镖
《國語辭典》:执鞭坠镫(執鞭墜鐙)  拼音:zhí biān zhuì dèng
镫,挂在马鞍两旁供骑者踏脚的东西。执鞭坠镫指手持马鞭、放置马镫,表示追随左右、任由差遣的意思。《水浒传》第三○回:「若蒙恩相抬举,小人当以执鞭坠镫,伏侍恩相。」《西游记》第三九回:「师父,你是我重生父母一般,莫说挑担,情愿执鞭坠镫,伏侍老爷,同行上西天去也。」也作「执鞭随镫」。
《分类字锦》:重耳执鞭(重耳执鞭)
左传晋公子重耳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榖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分类:鞭策
《國語辭典》:执鞭随镫(執鞭隨鐙)  拼音:zhí biān suí dèng
手持马鞭,跟随在马镫旁。表示追随左右,任由差遣的意思。明。陆采《明珠记》第一一出:「今请太尉入朝,共成大事,小将情愿执鞭随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兴儿道:『小人是执鞭随镫之人,怎敢当此?』」也作「执鞭坠镫」。
《國語辭典》:执鞭坠镫(執鞭墜鐙)  拼音:zhí biān zhuì dèng
镫,挂在马鞍两旁供骑者踏脚的东西。执鞭坠镫指手持马鞭、放置马镫,表示追随左右、任由差遣的意思。《水浒传》第三○回:「若蒙恩相抬举,小人当以执鞭坠镫,伏侍恩相。」《西游记》第三九回:「师父,你是我重生父母一般,莫说挑担,情愿执鞭坠镫,伏侍老爷,同行上西天去也。」也作「执鞭随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