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执照(執照)  拼音:zhí zhào
1.凭證、證据。《西游记》第三八回:「他敢道:『我是乌鸡国王。有甚逆天之事,你来拿我?』将甚执照与他折辩?」《三侠五义》第五回:「只因三年前不记日子,托杨大成到缎店取缎子,将此坠做为执照。」
2.由官署正式发给核准做某事的凭證。如:「营业执照」、「驾驶执照」。
《国语辞典》:驾驶执照(驾驶执照)  拼音:jià shǐ zhí zhào
驾驶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许可凭證。一般须经考试合格后发给,分为普通、职业、国际等数种驾驶执照。
《国语辞典》:建筑执照(建筑执照)  拼音:jiàn zhú zhí zhào
建筑物的建造、使用、拆卸等经由起造人、起造机关或所有人于施工或使用前,向主管建筑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许可始发给的證照。缩称为「建照」。
《国语辞典》:行车执照(行车执照)  拼音:xíng chē zhí zhào
行驶车辆的许可凭證。分汽车行车执照及慢车(脚踏车除外)行车执照二种,前者由公路监理机关主管;后者由警察机关主管。
《國語辭典》:照会(照會)  拼音:zhào huì
1.通知、知会。《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匡超人递个眼色与他,那童生是照会定了的,使不归号,悄悄站在黑影里。」
2.核对审察。《宋史。卷九三。河渠志三》:「访闻先朝水官孙民先,元祐六年水官贾种民各有河议,乞取索照会。」
3.执照、凭證。《恨海》第七回:「你这里有甚么贵重东西?要到那里去?你说了,兵头给你照会,送你出境。」
4.察照知会。指外交部对外国使节,或是各省长官对外国领事所递交的一种外交文书。亦即一国政府将彼此相关的某一事件的意见通知另一国政府。也称为「通牒」、「外交照会」。
《國語辭典》:须至(須至)  拼音:xū zhì
1.一定。宋。文同 吴公惠酒因谢诗:「须至开筵召佳客,为公连夜赏郫筒。」
2.公文的结尾用语。表示结束。如文凭则曰「须至文凭者」,护照则曰「须至护照者」。
《國語辭典》:关子(關子)  拼音:guān zi
1.南宋的纸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都市钱会》:「贾秋壑为相日,变法增造金银关子,以十八界三贯准一贯关子。」《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下三》:「二十九年,印公据、关子,付三路总领所。」
2.宋朝宣和年间时,出入宫禁的执照。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宣和间,亲王公主及他近属戚里入宫,辄得金带关子,得者旋填姓名卖之,价五百千。」
3.役卒。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昨日打将前路关子来,道廉访使大人在此经过,不免打扫馆驿乾净。」
4.令人猜疑而急于瞭解的重要事由。如:「你别卖关子了,快说出来吧!」《续孽海花》第四三回:「今儿我可以卖个关子了!这个枪是广西省特产的,琼州也有,是一种藤,他的颜色很像伽南,不过纹理不同。」
《國語辭典》:茶引  拼音:chá yǐn
旧时政府发给茶商的营业执照。宋代始设,后历代沿用。《宋史。卷三七四。列传。赵开》:「参酌政和二年东京都茶务所创条约,印给茶引,使茶商执引与茶户自相贸易。」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却则为三千张茶引嫁了冯魁。」
《漢語大詞典》:请引(請引)
旧时盐商要在某地经营盐业,必须缴纳某地的引(规定的单位重量)税方可请领营业执照,谓之“请引”。 宋 朱熹 《答陈漕论盐法书》:“诚能罢海仓及下四州诸县之买纳,而使客人请引,南自 漳 泉 ,北至 长溪 ,各从便路,径就埕户买盐兴贩,则引价可减,本钱可轻,而盐贱矣。”
《漢語大詞典》:官照
户部发给官员的执照,上面载明姓名、年籍、官阶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再看那大纸包的是一张监照、一张候选通判的官照,上面还填上个五品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回目:“无意功名官照何妨是假,纵非因果恶人到底成空。”
《國語辭典》:凭照(憑照)  拼音:píng zhào
用来證明身分、资格等的證件。
《漢語大詞典》:部帖
官署发给盐商的运盐执照。又称引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有部帖的盐商,叫做‘根窝’。有根窝的,每盐一引,他要抽银一两,运脚公用。”
《漢語大詞典》:地照
由政府颁发的证明对土地有所有权的执照。 周保中 《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日 寇﹞在占领区推行保甲制度……施行奴化教育,大量收缴地照和民间枪支。”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六:“地分好了,政府就要发地照。”
《漢語大詞典》:印照
执照,凭证。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户部·西北水利:“宜咨抚臣,开諭军民,自备工本,官给印照,俾永为己业。”《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咸丰三年十二月丙申发出“上谕”一》:“城内接应之人又被搜杀,贼匪又得印照,可以影射。”
分類:执照凭证
《國語辭典》:车照(車照)  拼音:chē zhào
指车辆检查合格,准许行驶的驾驶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