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德山托钵
【佛学大辞典】
(公案)雪峰在德山作饭头。一日饭迟,德山托钵至法堂。峰晒饭巾次,见德山云:这老汉,钟未鸣,鼓未响,托钵向什么处去?德山便归方丈。峰举似岩头。岩头云:大小德山,未会末后句。山闻使侍者呼岩头来,问曰:汝不肯老僧耶?岩头密启其意。德山至来日上堂,果与寻常不同。岩头至僧堂前打掌大笑云:且喜老汉得会末后之句,他后天下人不奈伊何。见会元岩头章,无门关。
一锤托成
【佛学常见辞汇】
(喻)只听一句话便能开悟。
托钵天王
【佛学常见辞汇】
四天王之一,即北方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管领罗刹夜叉,佛令掌擎古佛的舍利塔,故俗称为托塔天王。
沿门托钵
【俗语佛源】
钵,是梵语钵多罗patya的省略,是出家比丘应蓄六物(大衣、中衣、下衣、铁钵、坐具、漉水囊)之一,即饭器,有泥质和铁质等。托钵乞食,是印度佛教为比丘所制的乞食制度。作用是不以资生事务乱心,省事修道。比丘每天早晨托著钵盂沿家挨户地去接受施主们的供养,来解决自己的衣食问题。这项乞食制,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一直沿袭至今。到了唐代,由于禅宗的马祖道一创丛林、百丈怀海立清规,实行边生产边修行的农禅规制,从而改革了印度佛教传入的这一乞食制度。后来,沿门托钵一词比喻到处乞求叫化。如《儿女英雄传》说:「不问交谊,一概的沿门托钵、摇尾乞怜起来。」(宽忍)
托事观法
【三藏法数】
谓托王舍、耆阇崛山等事而为观也。名从事立,借事为观,以导执情,故名托事观。(王舍等事,表对观法者,王表心王,舍表五阴舍,即是令观五阴也。梵语耆阇崛,华言灵鹫。若表对者,灵表心王,鹫表受想行,山表色阴,亦是令观五阴也。)
托胎相
【三藏法数】
谓菩萨将托胎时,观净饭王性行仁贤,摩耶夫人前五百世曾为菩萨母,应往彼托胎。大机之人,见乘栴檀楼阁;小机之人,见乘六牙白象,与无量诸天,作诸伎乐,从右胁入,身映于外,如处琉璃,是名托胎相。(梵语摩耶,具云摩诃摩耶,华言大术。)
托事显法生解门
【三藏法数】
谓寄托一事,即显无尽法门,令人深生信解。疏云:自在即称为王,润益即名法云。金色世界即是本性,弥勒楼阁即是法门。胜热婆罗门火聚刀山,即是般若。是也。(梵语弥勒,华言慈氏。胜热婆罗门者,即善财五十三参中,第九参之善知识也。)
半托迦尊者
【三藏法数】
梵语半托迦(无翻),此尊者与一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三十三天。(三十三天即忉利天也。)
注荼半托迦尊者
【三藏法数】
梵语注荼半托迦(无翻),此尊者与一千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持轴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