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器手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又曰器酒天。胎藏界外金刚部众之一天。手把酒器。见胎曼大钞六。
器手天后
【佛学大辞典】
(天名)胎藏界外金刚部众之一。伊舍那之眷属也。与器手天并手把酒器,故名。
与手低头
【佛学大辞典】
(杂语)法华经方便品曰:「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即敬礼之轻者。
覆手合掌
【佛学大辞典】
(印相)(参见:覆手向下合掌)。
覆手向下合掌
【佛学大辞典】
(印相)十二合掌之一。大日经疏十三曰:「第十一次又俱覆二掌,亦以二手中指相接,名阿驮啰合掌。此云覆手向下合掌,第十二次又双覆两手,以二大指并而相接,十指头向外,亦同名也,亦名覆手合手也。」
覆手向下合掌
【佛学大辞典】
(印相)十二合掌之一。大日经疏十三曰:「第十一次又俱覆二掌,亦以二手中指相接,名阿驮啰合掌。此云覆手向下合掌,第十二次又双覆两手,以二大指并而相接,十指头向外,亦同名也,亦名覆手合手也。」
宝手
【佛学大辞典】
(杂名)从手出财宝,名宝手。维摩经佛道品曰:「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
宝手比丘
【佛学大辞典】
(人名)舍卫国有长者,财宝无尽,生一子,从其两手中出金财,因名宝手,幼岁诣佛出家,遂證阿罗汉,佛说其往因。见百缘经九。
宝手菩萨
【佛学大辞典】
(菩萨)又名宝常。胎藏界地藏院九尊中之一。肉色,左手取莲华,上有三股杵,右手上有宝珠华鬘。见胎曼大钞四。
宝手菩萨印明
【佛学大辞典】
(印相)义释十曰:「右手作拳,以大指压诸指,直竖无名指也。真言,喃,啰怛怒(密),怛婆嚩(出世,谓此圣者从宝而生。从何宝生耶?谓从菩提心宝而生也),莎诃(成就)。」
宝印手菩萨
【佛学大辞典】
(菩萨)维摩经同闻众之一。经注曰:「什曰:印者相也,手有出宝之相。亦曰:手中有宝印。」又胎藏界地藏院之一尊。密号曰执契金刚,执事金刚。
七手八脚
【俗语佛源】
谓人多而手忙脚乱。出于《续灯录》卷三二:「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原意是:不管环境如何嘈杂,人来人往,我自耳不闻,眼不见,心中泰然。后俗语中常用「七手八脚」指动作忙乱。如《红楼梦》第三三回:「众人一声答应,七手八脚,忙把宝玉送入怡红院内自己床上卧好。」又如老舍《二马》第二段三:「马威七手八脚的把箱子什么的搬下去。」也指手脚很多。如《何典》第十回:「不过两个养发强盗,又不是三头六臂、七手八脚的天神天将,就这等怕如折捩!」 (李明权)
手忙脚乱
【俗语佛源】
五灯会元·三圣然禅师法嗣·镇州大悲和尚》中,大悲和尚有这样一段禅语对话。问:「如何是大悲境?」答:「千眼都来一只手。」问:「如何是境中人?」答:「手忙脚乱。」后用以形容遇事慌张,不知所措。宋·陈亮《壬寅答朱元晦秘书书》:「秘书不可不早为婺州地,临期不知所委,徒自手忙脚乱耳。」《水浒传》第二十五回中,西门庆和潘金莲害死了武大以后,正在寻欢作乐,「听得武松归了,吓得手忙脚乱」。(李君冈)
手续
【俗语佛源】
「手续」一词当与密教有关,多见密宗仪轨的钞本。密法的修持,最重视「次第(犹言程序)。每一种修持方法,都有加行、正行、后行,这就是「次第」。藏传密法还用「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光明次第」、「大圆满次第」,标明修持的阶梯,密乘强调「渐修」,必须循序渐进,不得躐等,次第极严,违反这种次第,谓之「违三昧耶(犹违戒)」。在每一个「次第」中,动作次序,谓为「手续」。如密法抄本中常有「其手续更问」一类字句。可以这么说,小次第即「手续」,而大手续即「次第」。「续」有继续、相断之义。密法修持重视「三密相应」。其中「身密」即结手印。手印中的后续动作,亦名「手续」。可见「手续」确与密宗仪轨的传承有关,然而在经纶方面的出处和依据,尚待查考。密宗在唐代传入中国。不久,即由日本留学僧空海和最澄分别将密法带回日本。形成空海(弘法大师)所传「东密」和最澄(传教大师)所传「台密」两大系统。「手续」一词,当随密法的流行而普及的。今查各类日语辞典,均收有「手」(即手续)一词。「手续」在中国古籍中查无用例,应是近代从日语中转化而来的,《中华大字典》「手续」条说:「手续,日本谓行事之次叙也。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均谓手续法。我国近作『程序』。」这就是「手续」的语词义。例如巴金《新生·五月二十六日》:「为什么不用逮捕的手续,却用这绑票的行为?」(吴明)
如入宝山空手回
【俗语佛源】
比喻在良好的机遇、条件下却一无所获。语本《心地观经·离世间品》:「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无信手者,虽遇三宝,无所得故。」此中「宝山」,比喻佛法宝藏;「信手」比喻对佛法的信仰之力。有手,才能入山探宝而回,同样,有信力,才能得到佛法的真谛。佛法的实践以「信」为前提,分信、解、行、證四个阶段。好比入山取宝,必须用手。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正是当权若不行方便,如入宝山空手回。」郭沫若《苏联纪行·前记》「我真有点『如入宝山空手回』的样子。」也简作「宝山空回」、「宝山空手回」。《艺风堂友朋书札·恽祖翼二》:「凡开嘉兴泖河,筑绍兴石塘,积谷筹赈、有益于民之事,亦次第办竣,尚非宝山空回矣。」宋·张方平《送僧南游雪窦》诗云:「便从古道扬眉去,莫到宝山空手回。」(禹振声)
伸手不见五指
【俗语佛源】
出于《续灯录》卷七:「伸手不见掌。」这句禅语的意思大致是:悟道的人见一切实物,不加以主观的虚妄分别与憎爱,因为一切事物在本质上是平等不二的。正如禅家常说的:「了了见,无所见;无所见,了了见。」此俗语形容没有星星和月亮的漆黑一片的天色。如丁玲《粮秣主任》:「有一天夜里,天很冷,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