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形语(形語)
用表情手势代替言语来达意。 宋 苏轼 《怪石供》:“海外有形语之国,口不能言,而相喻以形。其以形语也捷於口。”
《國語辭典》:比仿  拼音:bǐ fǎng
用手指头模拟数字。如:「卖西瓜的妇人一面高声喊价,一面用手指比仿著:『一斤十块钱!』」
《漢語大詞典》:指划(指劃)
讲话时用手势比划示意。 梁斌 《播火记》二四:“ 朱老忠 一只手叉在腰里,一只手指划着,气愤愤地说:‘那还有假话!闹红军是一件风火事儿,还能随便说。’”
《國語辭典》:暗示  拼音:àn shì
1.用间接、含蓄的方法来表达意思。如:「如果主人看手表,就是暗示你应该告辞了。」
2.默为指示,使其服从,催眠家利用之以行其术。
《國語辭典》:捏弄  拼音:niē lòng
1.用指头把弄。如:「这泥巴经过他一阵捏弄后,竟成了孙悟空的模样儿!」
2.虚构假造。如:「你不可胡乱的捏弄事实,兴风作浪。」也作「捏造」。
《漢語大詞典》:捏码(捏碼)
谓买卖双方以捏手表示数字进行讨价还价。 赵树理 《三里湾·回驴》:“这时候,给 丁未 的驴当卖主的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 李林虎 正和他对着袖口捏码,小孩摇着头说:‘不卖!不卖!’”亦称“ 捏码子 ”。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五章:“ 渭原县 和 西安市 来的粮客,却到处蹲下去和牙家捏码子。”
《漢語大詞典》:指东划西(指東劃西)
亦作“ 指东画西 ”。
(1).谓说话东拉西扯。联灯会要·道闲禅师:“莫只这边那边,逴得些言句,到处插语,指东划西,举古举今。”五灯会元·黄龙南禅师法嗣·隆庆庆闲禅师:“不用指东画西,实地道将一句来。” 茅盾 《夜读偶记》:“吞吞吐吐,指东划西,刚说半句,就又缩住,顾左右而言他。”
(2).比喻说话时以手势比画动作。《东周列国志》第四三回:“ 武 ( 烛武 )面无惧色,叠着两个指头,指东画西,説出一段利害来。” 张天翼 《儿女们》二:“ 廉大爷 ……指东划西地告诉别人,他这回赶回家来是为了造门栅的。”
《國語辭典》:指天画地(指天畫地)  拼音:zhǐ tiān huà dì
1.边说话边用手比划的样子。《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女子忙问:『进来便怎么样?』公子指天画地的说道:『进来他就跳上桌子。』」
2.形容举动放肆,毫无忌惮的样子。《后汉书。卷二六。侯霸传》:「歆又證岁将饥凶,指天画地,言甚刚切,坐免归田里。」《聊斋志异。卷七。刘姓》:「刘又指天画地,叱骂不休。」
《漢語大詞典》:指手划脚(指手劃脚)
亦作“指手画脚”。
(1).说话时做手势。多用于形容放肆或得意。《水浒传》第七五回:“见这 李虞候 、 张干办 在 宋江 前面指手划脚,你来我去,都有心要杀这廝。”《西游记》第三二回:“﹝ 八戒 ﹞吊转头来,望着 唐僧 ,指手画脚的駡道:‘你罢软的老和尚!’”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又不服气,向着官指手画脚的乱吵。”红楼梦第二二回:“只见 宝玉 跑至围屏灯前,指手画脚,信口批评。” 老舍 《四世同堂》四八:“他们都静静的听着老人指手划脚的说。”
(2).比喻乱加指点批评。 浩然 《艳阳天》第八六章:“这就用不着你指手划脚了,我们当然要交给领导处理。”
《漢語大詞典》:哑谈(啞談)
谓只以手势和表情传情达意。 许地山 《缀网劳蛛·商人妇》:“我和那主妇在屋里指手画脚做哑谈。”
《国语辞典》:打勾勾  拼音:dǎ gōu gōu
一种表示互相约定的手势。双方各伸出一手,以小指相勾,拇指相印。本属儿童游戏性质。如:「这事光说不行,我们来打勾勾!」
《国语辞典》:默剧(默剧)  拼音:mò jù
专赖手势、身体动作、面部表情而不用唱白的戏剧。也称为「哑剧」。
《国语辞典》:号志(号志)  拼音:hào zhì
以手势、光色、声音、文字等指示行进、注意、停止等动作的讯号。
《漢語大詞典》:暗话(暗話)
经约定用以暗中交流信息的词语或手势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又想起他在船上给他伙伴説的话,嘰嘰咕咕听不懂的,想来就是他们的暗号暗话,这个人一定也是会党。” 柳杞 《好年胜景》:“他从不曾像那些鬼里鬼气的经纪人,用手指在别人家袖筒里打暗话,弄什么‘捏七撇八勾子九’等等。”
《漢語大詞典》:比手划脚(比手劃脚)
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杨朔 《金字塔夜月》:“老看守却像没听见,紧自比手划脚说。” 陈炎荣 《雨过天晴》:“二舅讲故事是很认真的,讲到红军胜利的时候,总是比手划脚,眉飞色舞。”参见“ 指手划脚 ”。
《漢語大詞典》:指手划脚(指手劃脚)
亦作“指手画脚”。
(1).说话时做手势。多用于形容放肆或得意。《水浒传》第七五回:“见这 李虞候 、 张干办 在 宋江 前面指手划脚,你来我去,都有心要杀这廝。”《西游记》第三二回:“﹝ 八戒 ﹞吊转头来,望着 唐僧 ,指手画脚的駡道:‘你罢软的老和尚!’”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又不服气,向着官指手画脚的乱吵。”红楼梦第二二回:“只见 宝玉 跑至围屏灯前,指手画脚,信口批评。” 老舍 《四世同堂》四八:“他们都静静的听着老人指手划脚的说。”
(2).比喻乱加指点批评。 浩然 《艳阳天》第八六章:“这就用不着你指手划脚了,我们当然要交给领导处理。”
《國語辭典》:捏诀(捏訣)  拼音:niē jué
按照口诀而行掐指的动作。如:「这算命先生捏诀一算,便道:『不妙!不妙啊!』」《西游记》第七○回:「他却至那打死小妖之处,寻出黄旗、铜锣,迎风捏诀,想象腾那,即摇身一变,变做那有来有去的模样。」《荡寇志》第八四回:「希真暗暗捏诀念咒,向空作用,将一个巨雷祭在空中,只待丽卿呼唤,便放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