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扁底舟  拼音:biǎn dǐ zhōu
底部扁平的船。如:「他驾一扁底舟,游湖赏荷花去了。」
分类:底部扁平
《国语辞典》:草履虫(草履虫)  拼音:cǎo lǚ chóng
动物名。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类。体型扁平,长椭圆形,类似草鞋底,身体周围有纤毛,为运动器官。以细菌、水藻为食,多生长于淡水污物内,用显微镜方可看到。
《国语辞典》:田鳖(田鳖)  拼音:tián biē
动物名。昆虫纲半翅目田鳖科。体扁平而椭圆,长约二十公分,头及触角均小。前翅革质,深褐色;后翅膜质,淡褐色。前肢呈镰刀状,有一钩爪用以捕食。常栖于池沼深水域,捕食小虫、小鱼等,是淡水养殖的害虫。
《国语辞典》:鹞鱼(鹞鱼)  拼音:yào yú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软骨鱼纲。体扁平,皮面无鳞,骨骼全为软骨,胸部扁大,多呈斜方或团扇状,尾部则狭小,栖于近海。也称为「海鹞鱼」。
《国语辞典》:蝴蝶兰(蝴蝶兰)  拼音:hú dié lán
植物名:(1)兰科蝴蝶兰属,气根扁平,表面带绿色。叶革质,长十五至三十公分,宽三至九公分,革质滑泽。二至五月间自短茎抽出六十公分许的绿色花轴,具白色鳞叶,并著生多数大形花,有纯白、淡红等色,唇瓣固著蕊柱基部处,有细小之紫红色斑点。因其花形似蝴蝶,故称为「蝴蝶兰」。产于台湾及菲律宾。(2)其他栽培「蝴蝶兰」类之通称。
《国语辞典》:打水鼓  拼音:dǎ shuǐ gǔ
用扁平小石子或瓦片在水面上掠过,以激起小花。《平妖传》第八回:「转到寺前,见这些徒弟徒孙们在水潭边一行儿摆著,捡些瓦片儿赌打水鼓耍子。」
《国语辞典》:二口虫(二口虫)  拼音:èr kǒu chóng
动物名。扁虫动物吸虫纲。体形扁平如叶,长约一寸,有口吸盘与腹吸盘似二口,故称为「二口虫」。常寄生于牛、马、羊的肝脏中。
《国语辞典》:鸡虱(鸡虱)  拼音:jī shī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身体小而扁平,浅黄或深褐色,没有翅膀,口器发达,多寄生在鸡的羽毛中,吃羽毛及脱落的皮。鸡长了鸡虱,体重减轻,产卵减少。也称为「食毛虫」、「羽虫」、「羽虱」。
《国语辞典》:肿骨鹿(肿骨鹿)  拼音:zhǒng gǔ lù
古代的脊椎动物。角大而扁平,上端分叉,因牙床粗大,故称为「肿骨鹿」。
《国语辞典》:竹节蓼(竹节蓼)  拼音:zhú jié liǎo
植物名。蓼科竹节蓼属。茎及枝扁平多节,绿色。叶多退化,偶见于幼茎前端,披针状菱形。花细小,簇生节上,淡红色或白色。可供观赏,亦可入药,茎、枝捣汁,对蜈蚣咬伤极有疗效。
《国语辞典》:打水漂儿(打水漂儿)  拼音:dǎ shuǐ piāo ér
用扁平小石子或瓦片在水面上掠过,以激起水花。比喻虚掷、浪费。如:「我就是千万富翁,也不能拿钱去打水漂儿!」也作「打水撇儿」。
《国语辞典》:打水撇儿(打水撇儿)  拼音:dǎ shuǐ piē ér
用扁平小石子或瓦片在水面上掠过,以激起水花。比喻虚掷、浪费。《平妖传》第二五回:「众人家中都有老小。适才见这样子么!著甚来由,把性命打水撇儿?」也作「打水漂儿」。
《国语辞典》:颅顶叶(颅顶叶)  拼音:lú dǐng yè
头盖骨的一部分。形状扁平而略方,共有左右两对。一般称为「顶骨」。
《国语辞典》:趴鼻子  拼音:pā bí zi
北平方言。形容人鼻子扁平。
《国语辞典》:皮夹儿(皮夹儿)  拼音:pí jiā ér
用薄软的皮革制成的扁平小袋。也称为「皮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