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无所有处天定
【三藏法数】
谓离上空处、识处,故名无所有处。得识处天定已,以心缘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无量无边,能坏于定。惟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为安隐。于是即舍识处,专系心于无所有处,精勤不懈,一心内净,怡然寂静,诸想不起,是名无所有处天定。
我所妄想
【三藏法数】
谓于色受想行识五蕴法中,妄执我身及所受用之物,皆为我所,是名我所妄想。
无所有处次第定
【三藏法数】
无所有处者,即不缘一切内外境界也。谓人修禅定,既得识处定已,三世心识,无量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所缘之识,转心缘无所有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内外境者,内即识处,外即虚空处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饥渴所困
【三藏法数】
谓人或被饥渴之所困逼,不得饮食,而丧其生,是为横死。
所作分明转变
【三藏法数】
所作即一切造作也,外道见世间诸所作为,分明晓了,生灭不定,遂计为转变也。
通摄所诠体
【三藏法数】
谓经文通摄所诠义理为教体也。盖文是所依,义是能依;文是能诠,义是所诠。此明文义相成也。经云:文随于义,义随文。是也。
唯心所现
【三藏法数】
谓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唯是真心所现。然法唯心现,全法是心,心既圆融,法亦无碍。经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是也。
藏教所摄
【三藏法数】
藏即含藏之义。谓经律论之三藏,各能包含无量义理也。教即契经、重颂、授记、讽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有、论议,十二分教也。所摄者,谓此经与彼三藏十二分教,互相摄也。若彼摄此,于三藏中,属经藏摄;十二分中,属契经、方广二分所摄。若此摄彼,则三藏十二分教皆属此经摄也。盖此经一法,能含无尽法门,而况法法圆融,重重无尽。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契经者,谓长行散说之文也。重颂者,谓再颂长行之文也。授记者,谓佛授菩萨作佛之记也。讽颂者,谓不颂长行而直说偈也。自说者,谓佛不待他问而自说也。因缘者,谓有人问故为说是事也。譬喻者,谓假譬而说也。本事者,谓说弟子前世之事也。本生者,谓说菩萨所修行之事也。方广者,谓说正理之广大也。希有者,谓佛现神力种种等事也。论议者,谓决择辩论一切法义也。)
教所被机
【三藏法数】
教所被机者,谓此圆融具德之教,正被一乘圆顿之机。诸大菩萨及无信等从类收摄,略有十机。令其信解悟入,同游华严性海。经云:我等诸佛,护持此法,令未来一切菩萨,未曾闻者,皆悉得闻,乃至深入如来境界。是也。(十机者,无信机、违真机、大实机、狭劣机、守权机、正为机、兼为机、引为机、权为机、远为机也。)
知一切所缘,唯是一相智明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一切众生所缘诸法,唯是一实相理,皆如金刚,不可破坏,是名知一切所缘,唯是一相智明。
观一切法无处所
【三藏法数】
谓此菩萨,观五蕴法中,一一推求,我相了不可得。故彼五蕴之法,亦无处所,是名观一切法无处所。
无所畏不思议
【三藏法数】
谓如来成无上正觉,具无上胜智,于诸众中,作狮子吼,转妙法轮,得大自在,故名无畏不思议。
心所缘无尽
【三藏法数】
谓如来心之所缘,即是智慧所照之境,无有尽故,是名心所缘无尽。
佛智所入境界无尽
【三藏法数】
谓佛之智,即是真性,了了常知,能入无尽境界,是名佛智所入境界无尽。
凡所求事,皆不思议门
【三藏法数】
观自在仪轨等经,皆说行人欲求所愿成就时,用四种物,一者弓箭及数珠、袈裟等,二者雌黄等种种药物,三者河岸上土作狮子、孔雀等禽兽之形,四者或塑画雕刻佛、菩萨、明王等像,置于坛中,如法诵咒,若得火焰出时,或手执,或涂身等,即得飞腾虚空,游诸世界,供养诸佛,随心所乐,悉皆成就,不可思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