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戰無不勝,攻無不取)
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语本战国策·秦策二:“是知 秦 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操 ( 曹操 )谓 松 ( 张松 )曰:‘吾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吾者生,逆吾者死。’”亦作“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於今,邈不可得。” 陈白尘 《大风歌》第四幕:“ 高皇帝 起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漢語大詞典》: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见“ 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
《國語辭典》:战无不胜(戰無不勝)  拼音:zhàn wú bù shèng
形容百战百胜,无往不利。《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隋书。卷四八。杨素传》:「将士股栗,有必死之心,由是战无不胜,称为名将。」也作「战无不克」。
《搜韵词典》: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拼音:gōng wú bù kè,zhàn wú bù shèng
军队的一种素质。意为进攻,没有攻不下的;作战,没有不取得胜利的,百战百胜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