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戰無不勝,攻無不取)
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语本战国策·秦策二:“是知 秦 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操 ( 曹操 )谓 松 ( 张松 )曰:‘吾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吾者生,逆吾者死。’”亦作“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於今,邈不可得。” 陈白尘 《大风歌》第四幕:“ 高皇帝 起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漢語大詞典》: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见“ 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
《國語辭典》:战无不胜(戰無不勝)  拼音:zhàn wú bù shèng
形容百战百胜,无往不利。《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隋书。卷四八。杨素传》:「将士股栗,有必死之心,由是战无不胜,称为名将。」也作「战无不克」。
《搜韵词典》: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拼音:gōng wú bù kè,zhàn wú bù shèng
军队的一种素质。意为进攻,没有攻不下的;作战,没有不取得胜利的,百战百胜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漢語大詞典》:百胜(百勝)
犹言战无不胜。尉缭子·天官:“ 黄帝 刑德,可以百胜。”《三国志·魏志·刘廙传》:“今以海内之兵,百胜之威,而 孙权 负险於 吴 , 刘备 不宾於 蜀 。” 清 唐甄 潜书·两权:“盗贼之行,不营家室,退无所据,虽有百胜之兵而不能支一日之溃也。”
分類:战无不胜
《國語辭典》:天下无敌(天下無敵)  拼音:tiān xià wú dí
形容本事高强,没有对手。《孟子。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三国演义》第七七回:「公平昔自以为天下无敌,今日何由被吾所擒?」
《漢語大詞典》:发无不捷(發無不捷)
犹言战无不胜。 清 曾国藩 《李勇毅公神道碑铭》:“ 忠武 战必身先,驍果縝密。公则规画大计,而不甚较一战之利。至其临阵,百审一发,发无不捷,成功一也。”
分類:战无不胜
《國語辭典》:百战百胜(百戰百勝)  拼音:bǎi zhàn bǎi shèng
每战必胜。比喻善战。《史记。卷四四。魏世家》:「外黄徐子谓太子曰:『臣有百战百胜之术。』」《三国演义》第八五回:「吾与汝等,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险,以逸待劳,以主制客:此乃百战百胜之势。」
分類:战无不胜
《漢語大詞典》:解烦兵(解煩兵)
三国 吴 所建的军队名号。寓战无不胜,能解困危之意。三国志·吴志·韩当传:“﹝ 韩当 ﹞将敢死及解烦兵万人,讨 丹杨 贼,破之。”亦省称“ 解烦 ”。三国志·吴志·胡综传:“ 刘备 下 白帝 , 权 以见兵少,使 综 料诸县,得六千人,立解烦两部, 详 领左部、 综 领右部督。”后以泛指善战的精兵。 南朝 陈 徐陵 《裴使君墓志铭》:“督称无难,兵号解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