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拍竿
(1).古时战具名。置于兵车、战舰上,利用杠杆和滑车,遥掷石块、钉板、火种等物以打击敌方。隋书·杨素传:“ 素 居 永安 ,造大舰,名曰五牙,上起楼五层,高百餘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战士八百人。”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拍竿之制,施於楼船,上置巨石,轆轤贯焉,层楼百尺,六竿相联,壮士数百,层环其巔,发之碎敌,熊羆莫前。”
(2).缘竿,爬竿。隋书·沈光传:“初建 禪定寺 ,其中幡竿高十餘丈,适遇绳絶,非人力所及,诸僧患之。 光 见而谓僧曰:‘可持绳来,当相为上耳。’诸僧惊喜,因取而与之。 光 以口衔索,拍竿而上,直至龙头。”
《國語辭典》:摽牌  拼音:biāo pái
战争时,用来防禦兵刃、保护身体的盾。宋。曾巩《本朝政要策。南蛮》:「宋兴,尝设广捷之兵,习摽牌之器。」也作「标牌」。
《漢語大詞典》:车弩(車弩)
古代战具。在战车上置弩,用以发箭。 唐 李靖 《卫公兵法·攻守战具》:“其牙一发,诸箭齐起,及七百步。所中城垒,无不摧陨,楼櫓亦颠坠。谓之车弩。”宋史·张琼传:“及攻 寿春 , 太祖 乘皮船入城濠。城上车弩遽发,矢大如椽。”
《國語辭典》:叉竿  拼音:chā gān
一种一端有小叉的木竿。可用来支撑窗子或衣架等。《金瓶梅》第二回:「妇人正手里拿著叉竿放帘子,忽被一阵风将叉竿刮倒。」
分類:指画战具
《漢語大詞典》:羊坽
亦作“ 羊黔 ”。 古代攻城的一种战具。高积薪土,以攻敌人。墨子·备高临:“积土为高,以临吾城,薪土俱上,以为羊黔。”墨子·杂守:“薪土俱上,以为羊坽。” 清 黄宗羲 《玄若高公墓志铭》:“羊坽未拙,云梯又排。”
分類:攻城战具
《漢語大詞典》:灰炮(灰礮)
古代一种战具。类似灰瓶。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官军乃更作灰礮,用极脆薄瓦罐,置毒药、石灰、铁蒺藜於其中,临阵以击贼船,灰飞如烟雾,贼兵不能开目。”参见“ 灰瓶 ”。
分類:战具类似
《漢語大詞典》:灰瓶
古代战具。一种装有石灰的瓶,用以临阵击敌,使敌不能张目。《水浒传》第十七回:“看那关时,都摆着强弩硬弓、灰瓶砲石。”
《漢語大詞典》:行垣
古代防御战具,用以布阵阻塞。尉缭子·分塞令:“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分地,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
《国语辞典》:冲空机(冲空机)  拼音:chōng kōng jī
武器名。构造略似火箭的战具。以强烈火药将机身由地面轰上天际,更藉机体自备炸药陆续爆发,延续前进,即在真空中亦能飞行。也称为「火箭冲空机」。
《漢語大詞典》:灰瓶
古代战具。一种装有石灰的瓶,用以临阵击敌,使敌不能张目。《水浒传》第十七回:“看那关时,都摆着强弩硬弓、灰瓶砲石。”
《漢語大詞典》:火杏
古代火攻用的一种战具。通典·兵十三:“磨杏子中空,以艾实之,繫雀足,上加火。薄暮羣放,飞入城垒中,栖宿其积聚庐舍,须臾火发,谓之火杏。”
分類:火攻战具
《國語辭典》:火葫芦(火葫蘆)  拼音:huǒ hú lú
一种内装火药的引火物。因形似葫芦,故称为「火葫芦」。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你向那博望城多准备著火葫芦。你与我先点著粮车,后烧著窝铺,您四下里火箭一齐去。」
《漢語大詞典》:诎胜(詘勝)
即屈胜梯。古代守城战具。墨子·备高临:“有詘胜,可上下。” 孙诒让 间诂:“ 毕 云‘即通典屈胜梯’。案:亦见太白阴经·守城具篇汉书·王莽传 服虔 注云‘盖杠皆有屈胜,可上下屈伸也’。屈、詘字通,胜、伸亦一声之转。”
分類:战具
《漢語大詞典》:撩钩(撩鉤,撩鈎)
亦作“ 撩钩 ”。
(1). 明 清 水战的战具。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有撩鉤焉,三锋一柄,左鉤右漉,或捞首级,或鉤帆幅,梢固铁坚,万拽不曲。”
(2).泛指水中取物的钩状器具。 力扬 《射虎者及其家族·白银》:“快把撩钩拿出来呀!水头上漂着无数条杉木。”
《漢語大詞典》:擂石车(擂石車)
亦作“攂石车”。 古时一种战具。以车载石,转石下击,杀伤敌人。新唐书·李光弼传:“乃彻民屋为攂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輒数十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