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五
成多禄,字竹山,号澹堪,吉林其塔木镇人。光绪乙酉拔贡,历官绥化知府。有《澹堪诗草》。
《漢語大詞典》:成竹
见“ 成竹在胸 ”。
分類:成竹
《國語辭典》:成竹在胸  拼音:chéng zhú zài xiōng
画竹之前,竹子的完整形象早已存在心中。语本宋。苏轼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比喻处事有定见。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四:「作律诗虽争起笔,尤贵以气格胜。须要成竹在胸,操纵随手。」《老残游记》第一八回:「像老哥聪明正直,凡事先有成竹在胸,自然投无不利。」也作「胸有成竹」。
《分类字锦》:胸中成竹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分类:
《漢語大詞典》:胸无成竹(胸無成竹)
谓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不熟此书,则胸无成竹,虽有其志,何从措手?” 清 郑燮 《题画·竹》:“ 文与可 画竹,胸有成竹; 郑板桥 画竹,胸无成竹。”参见“ 胸有成竹 ”。
《國語辭典》:胸有成竹  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画竹之前,心中早已有了竹子的完整形象。语本宋。晁补之 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经营似春雨,滋长地中绿。」比喻处事有定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但是看承晖的精神,又好像胸有成竹一般。」也作「成竹在胸」。
分類:有成作事
《國語辭典》:胸有成竹  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画竹之前,心中早已有了竹子的完整形象。语本宋。晁补之 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经营似春雨,滋长地中绿。」比喻处事有定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但是看承晖的精神,又好像胸有成竹一般。」也作「成竹在胸」。
分類:有成作事
《國語辭典》:成竹在胸  拼音:chéng zhú zài xiōng
画竹之前,竹子的完整形象早已存在心中。语本宋。苏轼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比喻处事有定见。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四:「作律诗虽争起笔,尤贵以气格胜。须要成竹在胸,操纵随手。」《老残游记》第一八回:「像老哥聪明正直,凡事先有成竹在胸,自然投无不利。」也作「胸有成竹」。
《國語辭典》:胸有成竹  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画竹之前,心中早已有了竹子的完整形象。语本宋。晁补之 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经营似春雨,滋长地中绿。」比喻处事有定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但是看承晖的精神,又好像胸有成竹一般。」也作「成竹在胸」。
分類:有成作事
《國語辭典》:成器  拼音:chéng qì
1.制成可用的器物。《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精良美好的东西。《礼记。王制》:「锦文珠玉成器不粥于市。」
3.成材、可造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你儿子是个成器的,不消说,吾正待表扬其孝。」《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
《漢語大詞典》:绿粉
竹的别名。新笋成竹时,节间有粉,故称。 唐 李贺 《梁台古意》诗:“臺前鬭玉作蛟龙,緑粉扫天愁露湿。” 王琦 汇解:“緑粉扫天,指竹而言。”
《漢語大詞典》:竹箔
一种鱼栅。外荡养鱼常用竹片编成竹帘,用固定在水底的竹桩夹住,防止逃鱼,并装有箔门,便于船舶通行。《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只有合作化才能抵抗天灾》:“替政府运木、竹,扎竹箔捕鱼。”
《漢語大詞典》:竹簧
竹雕工艺之一。即翻簧。把南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薄层的竹簧,经过煮、晒、压平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各种人物、山水、花鸟等纹样。产品以实用的茶叶罐、花瓶、台灯、照相架等为主,色泽光润,类似象牙。
《国语辞典》:竹陀螺  拼音:zhú tuó luó
一种传统中国童玩。以竹制成,将圆木心穿越竹筒中央而成竹轴,另用竹篦绑上细绳,以便施力掷放竹陀螺,使其旋转。其两侧各有一长方形小洞,上覆薄木片,旋转时可发出响亮的嗡嗡声。也称为「竹地雷」。
《漢語大詞典》:纯阳巾(純陽巾)
古代一种头巾。顶上用寸帛折迭成竹简状垂于后。相传因仙人 吕纯阳 而得名。也称乐天巾,因 唐 代诗人 白乐天 而得名。参阅 明 王圻 三才图会·纯阳巾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