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霜橘
即橘子。因其经霜后成熟,故称。 唐 孟浩然 《疾馀过龙泉寺精舍》诗:“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唐 李群玉 《石门韦明府为致东阳潭石鲫鲙》诗:“俊味品流知第一,更劳霜橘助芳鲜。” 宋 汤思退 《菩萨蛮·游水月寺》词:“霜橘半垂黄,征衣尽日香。”
《漢語大詞典》:促节(促節)
(1).急促的节奏;短促的音节。 晋 陆机 《拟东城一何高》诗:“长歌赴促节,哀响逐高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结言摹,促节四言,鲜有缓句,故能义直而文婉,体旧而趣新。”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七言歌行﹞一入促节,则凄风急雨,窈冥变幻。” 清 黄景仁 《宣城杂诗》:“感此行路歌,促节不能缓。”
(2).加快速度。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然后侵淫促节,儵夐远去。” 郭璞 注:“言疾驱也。” 汉 应玚 《慜骥赋》:“瞻前轨而促节兮,顾后乘而踟蹰。” 晋 陆机 《瓜赋》:“感嘉时而促节,蒙惠露而增鲜。”此言瓜提早成熟。
《漢語大詞典》:朱橘
橘子。橘成熟后常呈红色,故称。 晋 傅玄 《橘赋》:“诗人覩王雎而咏后妃之德, 屈平 见朱橘而申直臣之志。” 晋 张协 《都蔗赋》:“清滋津於紫梨,流液丰於朱橘。”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三色黄甘,千户朱橘,桃荫井而成蹊,萍浮江而泛实。”
《國語辭典》:坚实(堅實)  拼音:jiān shí
1.牢固实在。如:「做学问需有坚实的基础。」
2.结实强壮。如:「邻居老伯伯的身子如同年轻人一般的坚实。」
3.作物成熟。《朱子语类。卷六八。易。乾上》:「如那百谷坚实了,方唤做正性命。」
《漢語大詞典》:至熟
谓虑事极其成熟。 汉 贾谊 《治安策》:“臣谨稽之天地,验之往古,按之当今之务,日夜念此至熟也。”一本作“ 至孰 ”。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又人伦有理,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
《國語辭典》:早熟  拼音:zǎo shóu
1.称作物的果实提早成熟。《北史。卷七二。高颎传》:「江南土热,水田早熟。」
2.生理或心智的发育较快。如:「现在的孩子由于营养好,且接受资讯的来源增多,所以不论生理、心理都很早熟。」
《漢語大詞典》:时熟(時熟)
按时成熟。礼记·乐记:“德盛而教尊,五穀时熟,然后赏之以乐。”国语·吴语:“年穀时熟,日长炎炎。”
《漢語大詞典》:再熟
指谷物一年两次成熟,或果树一年两次结实。文选·左思〈吴都赋〉:“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緜。” 张铣 注:“南人种稻,一岁再熟。”艺文类聚卷八六引 晋 潘岳 《橘赋》:“余斋前橘树,冬夏再熟,聊为赋云尔。”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土沃,麦、禾皆再熟。”
《漢語大詞典》:霜柑
指柑橘。因柑橘经霜后成熟,故称。 宋 苏轼 《入峡》诗:“放衙鸣晚鼓,留客荐霜柑。” 宋 陆游 《夜饮即事》诗:“磊落金盘荐糖蟹,纤柔玉指破霜柑。”
《漢語大詞典》:熟田
(1).谓庄稼成熟。《法苑珠林》卷七九:“百艸俱滋茂,五穀皆熟田。”
(2).常年耕种的田地。通典·食货二:“即使逃走帖卖者,帖荒田七年,熟田五年,钱还地还,依令听许。”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六:“若诸色种子,年年拣浄,别无稗莠,数年之间,可无荒薉,所收常倍於熟田。” 清 曹寅 《晚过南园》诗:“十亩熟田千树果,读书空老不知耕。”
(3).古代特指田畔种乌臼树,以臼子完粮者称为熟田。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三八:“ 临安郡 中,每田十数亩,田畔必种臼数株,其田主嵗收臼子,便可完粮。如是者租额亦轻,佃户乐於承种,谓之熟田。若无此树,要当於田收完粮,租额必重,谓之生田。”
《國語辭典》:黄熟(黃熟)  拼音:huáng shú
1.谷类作物成熟时,植株变黄,称为「黄熟」。宋。韩维 登城楼呈子华诗:「麦苗黄熟稻苗青,饷妇耘夫笑语声。」
2.瑞香科沉香树其内涵韧皮部因真菌入侵造成树脂状物质沉积变黑而重,能沉于水,即为「沉香」,黑色沉积不足,质轻而置于水中不沉。也称为「栈香」、「黄熟香」、「黄熟」。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四。木部。沉香》。
《漢語大詞典》:黄熟香
香名。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蜜香等:“ 交趾 有蜜香树,榦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其根为黄熟香。” 宋 洪刍 香谱·黄熟香:“黄熟香,亦馢香之类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沉香:“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半沉者为栈香,不沉者为黄熟香。”亦省称“ 黄熟 ”。 清 陈贞慧 《秋园杂佩·黄熟》:“黄熟出 粤中 、 真腊 者为上,香味甚稳,佳者不减角沉,次亦胜沉速。” 清 黄遵宪 《新嘉坡杂诗》之十:“黄熟寻香木,青曾探锡苗。”
分類:香名黄熟
《漢語大詞典》:夏熟
亦作“ 夏孰 ”。 指植物的果实在夏季成熟。亦指夏季成熟的果实。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卢橘夏孰。” 晋 潘岳 《橘赋》:“已鬱鬱而冬茂,亦离离而夏熟。” 唐 欧阳詹 《徐十八晦落第》诗:“嘉穀不夏熟,大器当晚成。 徐生 异凡鸟,安得非时鸣。”
《國語辭典》:成年  拼音:chéng nián
1.《民法》以年满十八岁为成年,承认其有完全能力。
2.全年、整年。如:「他成年都在外面讨生活,过年过节难得回家一趟。」《红楼梦》第五二回:「嫂子原也不得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当些体统差使,成年家只在三门外头混,怪不得不知我们里头的规矩。」
《漢語大詞典》:八蚕(八蠶)
(1).谓一年八熟的蚕。文选·左思〈吴都赋〉:“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緜。” 李善 注引《交州记》曰:“一岁八蚕茧出 日南 也。” 唐 王涣 《惆怅诗》之一:“八蚕薄絮鸳鸯綺,半夜佳期并枕眠。”
(2).指养蚕一岁成熟八次。 南朝 梁 沈约 《究竟慈悲论》:“一岁八蚕,已惊其骤。” 清 钮琇 觚賸·广东月令:“广东月令:十月,八蚕之功毕。”参见“ 八辈蚕 ”。
《漢語大詞典》:八辈蚕(八輩蠶)
一年八熟的蚕名。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桑柘:“ 俞益期 《牋》曰:‘ 日南 蚕八熟,茧软而薄……’《永嘉记》曰:‘ 永嘉 有八辈蚕:蚢珍蚕(三月绩)、柘蚕(四月初绩)、蚖蚕(四月末绩)、爱珍(五月绩)、爱蚕(六月末绩)、寒珍(七月末绩)、四出蚕(九月初绩)、寒蚕(十月绩)。凡蚕再熟者,前辈皆谓之珍。’”亦称“ 八茧蚕 ”。 唐 李贺 《南园》之二:“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 吴王 八茧蚕。”
分類:一年
《漢語大詞典》:稚弱
亦作“穉弱”。
(1).幼弱;幼小;弱小。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 姜肱 ﹞常与小弟 季江 俱行,为盗所劫,欲杀其弟。 肱 曰:‘弟年穉弱,父母所矜,又未聘娶,愿自杀,以济家弟。’”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 朗 曰:‘ 朗 之内外,累世长大, 朗 虽穉弱,无仰上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晋书·裴頠传:“ 秀 有佐命之勋,嫡长丧亡,遗孤稚弱。”南齐书·高帝纪上:“主上自诛诸弟,为太子稚弱,作万岁后计,何关佗施。” 鲁迅 《伪自由书·保留》:“至于少年和儿童,则拚命的使尽他们稚弱的心力和体力,携着竹筒或扑满,奔走于风沙泥泞中,想于 中国 有些微的裨益者,真不知有若干次数了。”
(2).幼稚,不成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五·凌歊台诗:“《丁卯诗》诚为穉弱,其佳处亦何可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