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40,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演戏
鸟戏
偶戏
戏娱
酒戏
伏戏
慢戏
遨戏
戏法
戏客
戏莱衣
戏鸥
抵戏
抵戏
夜戏
《國語辭典》:演戏(演戲)  拼音:yǎn xì
1.表演戏剧。《水浒传》第一○二回:「今春二月,东村赛神会,搭台演戏。」也作「演剧」。
2.装模作样,用以欺瞒他人或取得信任。如:「看他装得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可是真会演戏!你千万不要被骗。」
《漢語大詞典》:鸟戏(鳥戲)
华佗 五禽戏之一。云笈七籤卷三二:“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鼓力,右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距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
《國語辭典》:偶戏(偶戲)  拼音:ǒu xì
傀儡戏。《金瓶梅》第八○回:「二十馀人,叫了一起偶戏,在大捲棚内摆设酒席伴宿,提演的是孙荣、孙华杀狗劝夫戏文。」《醒世恒言。卷六。小水湾天狐诒书》:「那些家人起初像火一般热,到此时化做冰一般冷,犹如断线偶戏,手足掸软,连话都无了。」
《漢語大詞典》:戏娱(戲娱)
游戏娱乐。 宋 王安石 《有感》诗:“忆昔与 胡 子,戏娱西城幽。” 清 孙枝蔚 《梦研歌为汪季甪舍人赋》:“终朝弄此相戏娱,不暇包裹亟取诸。”
《骈字类编》:酒戏(酒戏)
槁简赘笔唐人酒戏极多钓鳌竿堂上五尺庭中七尺红丝线系之石盘谙诸鱼四十品逐一作牌子刻鱼名各有诗于牌上或一钓连二物录事择其一以行功罚焉又有采珠局格与钓鳌实同而名异又有劝酒玉烛今不复见为此戏者人但传其诗图其罚格今酒仙投曼倩亦其遗制也
《漢語大詞典》:伏戏(伏戲)
见“ 伏羲 ”。
《國語辭典》:伏羲  拼音:fú xī
古代一位皇帝。教民佃渔畜牧,始画八卦,造书契。《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粤有生民,伏羲始君。」也作「庖羲」、「庖牺」、「伏羲氏」、「伏牺」、「伏牺氏」、「宓羲」、「宓戏」、「羲皇」。
《漢語大詞典》:慢戏(慢戲)
轻慢戏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殷荆州 有所识,作赋,是 束晳 慢戏之流, 殷 甚以为有才。”《宋书·少帝纪》:“日夜媟狎,羣小慢戏,兴造千计,费用万端,帑藏空虚,人力殫尽。” 清 梅曾亮 《王惠川墓志铭》:“上及杳冥不可知之年,下至骫骳慢戏,假託名字,閒脱分裂,古人之所不称,往往立之。”
《漢語大詞典》:遨戏(遨戲)
犹游戏。 汉 王充 论衡·刺孟:“夫人无故,毁瓦画墁,此不痴狂,则遨戏也。” 宋 司马光 《龙图阁直学士李公墓志铭》:“兄 綯 教之书,严其课程而出,公遨戏自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菱角:“一日,至祠,有少女挽儿遨戏其中。”
分類:游戏
《國語辭典》:戏法(戲法)  拼音:xì fǎ
1.藉各种道具,以秘密且快速的手法,表演超出寻常的动作,让观众感到变化莫测。元。范康〈竹叶舟〉:「恰才这一个风魔道士将一片竹叶,黏在壁上,变做小小的一只船儿,倒也好个戏法。」也称为「魔术」。
2.小手段。如:「这件事可要尽速办好,别耍什么戏法。」
《漢語大詞典》:戏客(戲客)
指专门陪主人寻欢作乐的人。《后汉书·皇甫规传》:“凡诸宿猾、酒徒、戏客皆耳纳邪声,口出諂言,甘心逸游,唱造不义。”
《漢語大詞典》:戏莱衣(戲萊衣)
原谓 春秋 末 楚国 老莱子 穿五色斑斓之衣,扮小儿之状以娱双亲。后作为孝养父母之典。 宋 张纲 《蓦山溪·甲辰生日》词:“只愿早休官,居 颜 巷,戏 莱 衣,岁岁长欢聚。”亦作“ 戏斑衣 ”。 宋 冯取洽 《贺新郎·送别定轩》词:“梦折营门柳。送君归,暂戏斑衣,又拢征袖。”参见“ 戏彩 ”。
《漢語大詞典》:戏彩(戲彩)
亦作“ 戏綵 ”。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 汉 刘向 列女传:“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后用为孝养长辈之典。 宋 张元干 《青玉案·筠翁生朝》词:“庭兰戏彩传金鼎,小袖青衫更辉映。” 元 郭钰 《赠彭将军》诗:“座上衣冠戏綵日,窗前灯火读书秋。”红楼梦第五四回:“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回目:“试乡科文闈放榜,上母寿戏綵称觴。”
《韵府拾遗 尤韵》:戏鸥(戏鸥)
钱起有戏鸥诗
《漢語大詞典》:抵戏(觝戲)
见“ 觝角戏 ”。
《漢語大詞典》:抵角戏(觝角戲)
即角抵戏。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禅虚寺:“有羽林 马僧相 善觝角戏,掷戟与百尺树齐等;虎賁 张车渠 掷刀出楼一丈。”亦省称“ 觝戏 ”。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又令试觝戏, 仓龙 ( 富仓龙 )等亦不利。独 五千 ( 冯五千 )胜之,十万之众,为之披靡。”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朝廷以觝戏愚北卤,信有之矣。”参见“ 角抵戏 ”。
《漢語大詞典》:抵戏(抵戲,觝戏)
角抵戏。借指杂技乐。亦谓较量技艺。 唐 杜甫 《能画》诗:“政化平如水,皇恩断若神,时时用抵戏,亦未杂风尘。” 杨伦 笺注:“《汉武帝纪》:‘ 元封 二年,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 文颖 曰:‘角抵者,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故称角抵,盖杂技乐也。’” 唐 柳宗元 《序棋》:“置棋二十有四,贵者半,贱者半……用朱墨以别焉。 房 於是取二毫,如其第书之。既而抵戏者二人,则视其贱者而贱之,贵者而贵之。”
《漢語大詞典》:夜戏
在夜晚演出的戏剧。例如:夜戏刚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