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40,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小戏
噫吁戏
可戏
大戏
戏斑衣
妙戏
鸿戏
入戏
冰戏
猿戏
鸳鸯戏
新戏
鬼戏
车戏
把戏
《漢語大詞典》:小戏(小戲)
(1).小游戏。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小戏中於弈局一枰各布五子,角迟速,名蹙融。”
(2).稍微戏弄。
(3).小戏班子。红楼梦第十四回:“这日伴宿之夕,里面两班小戏并耍百戏的与亲朋堂客伴宿。”
(4).某些专演小型戏曲的剧种。如花鼓戏、花灯戏等。有时也指大戏系统演出角色较少、情节比较简单的戏。《花城》1981年第3期:“为着丰富一点素材,将心中蕴蓄已久的一些东西写成一出小戏,以备团里排演。”
(5).指折子戏。
《国语辞典》:噫吁戏(噫吁戏)  拼音:yī xū hū
惊叹声。唐。李白〈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分类:惊叹李白
《漢語大詞典》:可戏(可戲)
可喜;可爱。 元 马致远 《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曲:“山过雨顰眉黛,柳拖烟堆鬢丝,可戏杀睡足的 西施 。” 元 无名氏 《蟾宫曲·酒》套曲:“一箇烦恼人乞惆似 阿难 ,纔吃了两三杯可戏如 潘安 。”
分類:可喜可爱
《國語辭典》:大戏(大戲)  拼音:dà xì
大型的戏剧。情节与角色都较为复杂、严整,异于杂耍小技。如:「这出大戏,不论情节与角色都十分丰富、精采。」
《漢語大詞典》:戏斑衣(戲斑衣)
见“ 戏莱衣 ”。
《漢語大詞典》:戏莱衣(戲萊衣)
原谓 春秋 末 楚国 老莱子 穿五色斑斓之衣,扮小儿之状以娱双亲。后作为孝养父母之典。 宋 张纲 《蓦山溪·甲辰生日》词:“只愿早休官,居 颜 巷,戏 莱 衣,岁岁长欢聚。”亦作“ 戏斑衣 ”。 宋 冯取洽 《贺新郎·送别定轩》词:“梦折营门柳。送君归,暂戏斑衣,又拢征袖。”参见“ 戏彩 ”。
《漢語大詞典》:妙戏(妙戲)
美妙的表演。 汉 张衡 《西京赋》:“临迥望之广场,程角觝之妙戏。” 宋 杨万里 《正月五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之九:“广场妙戏鬭程材,纔得天颜一笑开。”
分類:美妙表演
《骈字类编》:鸿戏(鸿戏)
南北朝 鲍照 赠傅都曹别诗 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
《國語辭典》:入戏(入戲)  拼音:rù xì
演员把感情融入剧情之中,以为自己是剧中人物。如:「她极为入戏,将红娘这个角色演活了!」
《国语辞典》:冰戏(冰戏)  拼音:bīng xì
溜冰游戏。也作「冰嬉」。
分类:溜冰游戏
《漢語大詞典》:猿戏(猿戲)
一种模仿猿的动作的体操,是五禽戏之一。云笈七籤卷三二:“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
《漢語大詞典》:鸳鸯戏(鴛鴦戲)
比喻男女欢合。白雪遗音·马头调·好梦儿:“好梦儿,是谁惊醒奴的鸳鸯戏,醒来分离。”
《国语辞典》:新戏(新戏)  拼音:xīn xì
新编的戏码。如:「今天又有新戏上演了。」
分类:新编
《漢語大詞典》:鬼戏(鬼戲)
(1).有鬼魂角色上场的戏剧。 清 太平客人 《〈何典〉序》:“其事实则离不开鬼心,扮鬼脸……做鬼戏。”《光明日报》1963.9.9:“目前戏剧界讨论的有如下一些问题:对于推陈出新方针的认识和态度问题……对于鬼戏的看法问题。”
(2).喻骗人的花招。 茅盾 《子夜》十三:“我们干得快,那怕 钱葆生 他们想要串什么鬼戏,也是来不及!”
《漢語大詞典》:车戏(車戲)
在车上表演杂技。语本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建陵侯 卫綰 者, 代 大陵 人也。 綰 以戏车为郎,事 文帝 。” 唐 刘禹锡 《咏史》之二:“ 贾生 明王道, 卫綰 工车戏。同遇 汉文 时,何人居贵位!”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东坡三》:“《隐居诗话》云:‘…… 卫綰 以车戏事 文帝 为郎,及 景帝 立,稍见亲用。’”
《國語辭典》:把戏(把戲)  拼音:bǎ xì
1.戏法、武艺等杂技。《元史。卷七七。祭祀志六》:「祥和署掌杂把戏男女一百五十人。」《四游记。南游记。第一八回》:「众弟子唯唯领命,辞别了世尊,变作凡人,去做砍手变龙,砍脚变狮,作把戏,众人挨揸而看。」
2.比喻花样、花招或手段。《董西厢》卷四:「十个指头儿,自来不孤你,这一回看你把戏。」《红楼梦》第一六回:「你别兴头,才学著办事,倒先学会了这把戏。」
3.为求达到某种目的,而刻意做作的表演。《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那里是甚么新升游击?只为不舍得爱妾,做出这一场把戏。」
4.事故。《醒世恒言。卷三六。黄秀才徼灵玉马坠》:「他既不肯接客,留之何益!倘若三不知,做出把戏,倒是老大利害,不如转货与人,另寻一个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