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8,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倡戏
花鼓戏
龟背戏
娭戏
憨戏
凤戏
虙戏
高甲戏
歌舞戏
村戏
春台戏
孟戏
秘戏图
南戏
清戏
《漢語大詞典》:倡戏(倡戲)
乐伎表演的歌舞杂戏。新唐书·穆宗纪:“丁亥,幸左神策军观角觝、倡戏。”
《國語辭典》:花鼓戏(花鼓戲)  拼音:huā gǔ xì
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的民间杂艺。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通常为男女二人,一人执锣,一人背鼓,边歌边舞。由于流行地区及表演形式的差别,有各种花鼓。也称为「花鼓」。
《漢語大詞典》:龟背戏(龜背戲)
古代博棋的一种。
《漢語大詞典》:娭戏(娭戲)
嬉戏,游戏。《楚辞·招魂》“娭光眇视” 汉 王逸 注:“言美女酣乐,顾望娭戏。” 章炳麟 《訄书·儒兵》:“故《蹴鞠》列於技巧,《碁势》《皇博》列於术蓺,不知者以为娭戏也。”
分類:嬉戏游戏
《漢語大詞典》:憨戏(憨戲)
顽皮嬉戏。红楼梦第六三回:“ 湘云 素习憨戏异常。”
分類:顽皮嬉戏
《骈字类编》:凤戏(凤戏)
唐 李商隐 牡丹 鸾凤戏三岛,神仙居十洲。
《漢語大詞典》:虙戏(虙戲)
亦作“ 虙羲 ”。 即 伏羲 。诗·陈风序“陈谱” 毛 传:“ 陈 者, 太暤 虙戏氏 之墟。” 孔颖达 疏:“ 虙戏 即 伏牺 ,字异音义同也。”管子·轻重戊:“ 虙戏 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汉书·叙传下:“ 虙羲 画卦,书契后作, 虞 、 夏 、 商 、 周 , 孔 纂其业。”参见“ 伏羲 ”。
分類:伏羲
《國語辭典》:伏羲  拼音:fú xī
古代一位皇帝。教民佃渔畜牧,始画八卦,造书契。《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粤有生民,伏羲始君。」也作「庖羲」、「庖牺」、「伏羲氏」、「伏牺」、「伏牺氏」、「宓羲」、「宓戏」、「羲皇」。
《國語辭典》:高甲戏(高甲戲)  拼音:gāo jiǎ xì
流行于闽南一带的剧种。相传源于清初闽南的宋江戏,演员常穿大甲,在广场高台上跳桌子,故得名。后吸收平剧剧目及表演形式,其角色分生、旦、丑、北(净)、杂五类。唱工方面伴奏以南管为主。也称为「戈甲戏」、「九角戏」。
《漢語大詞典》:歌舞戏(歌舞戲)
把乐曲、歌舞和叙事结合在一起,表演一个故事的戏剧。又称歌舞剧。
《漢語大詞典》:村戏(村戲)
犹社戏。乡村演的草台戏。 元 睢玄明 《耍孩儿·咏鼓》套曲:“做院本把我拾掇尽,赴村戏将咱来擂一和,五音内咱须大,我教人人喜悦,箇箇脾和。”
分類:乡村
《漢語大詞典》:春台戏(春臺戲)
春季祈农祥之戏,常于旷野搭台演出。 清 顾禄 清嘉录·春台戏:“二三月间,里豪市侠,搭臺旷野,醵钱演剧,男妇聚观,谓之春臺戏,以祈农祥。 蔡云 《吴歈》云:‘宝炬千家风不寒,香尘十里雨还乾。落灯便演春臺戏,又引閒人野外看。’”
《漢語大詞典》:孟戏(孟戲)
古代传说中驯养百禽的人物。史记·秦本纪:“ 大廉 玄孙曰 孟戏 、 中衍 ,鸟身人言。”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翠虬覩 化益 而登玄云,灵凤值 孟戏 而反 丹穴 。”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卷九:“《括地图》:‘ 孟戏 人首鸟身,为 虞氏 驯百禽。 夏后 末,民始食卵, 孟戏 去之,凤凰随焉。’”
分類:驯养人物
《國語辭典》:秘戏图(祕戲圖)  拼音:mì xì tú
摹写淫亵情形的图画。也称为「春宫图」。
分類:男女春宫
《國語辭典》:南戏(南戲)  拼音:nán xì
一种宋、元时期流行于南方的戏曲。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直接影响明代传奇。因起源于浙江温州,故也称为「永嘉杂剧」、「温州杂剧」。当地称为「戏文」。所用的音乐主要是南曲。南戏的早期作品传世很少,直到元代末期,始有一些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出现,如《琵琶记》,及四大传奇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等流传至今。
《漢語大詞典》:清戏(清戲)
戏曲剧种。流行于 湖北 黄冈 、 安陆 、 襄阳 等地,约有二三百年历史。系青阳腔从 安徽 传入 湖北 而形成。一般称为“湖北高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