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老风流(老风流)  拼音:lǎo fēng liú
1.形容人年老而打扮花俏新潮。《红楼梦》第四○回:「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
2.戏称年老而好拈花惹草的人。如:「他虽年过半百,还常去寻花问柳,真是个老风流。」
《漢語大詞典》:相婆
对宰相妻的戏称。 宋 曾慥 高斋漫录:“老姥自言病痁求药,公( 王安石 )随行偶有药,取以遗之。姥酬以麻绵一缕云:‘相公可将归人事相婆也。’公笑而受之。”
分類:宰相戏称
《漢語大詞典》:拗项(拗項)
太平广记卷一六五引 唐 卢言 《卢氏杂说·郑馀庆》:“ 郑餘庆 ,清俭有重德。一日,忽召亲朋官数人会食……﹝餘庆﹞呼左右曰:‘处分厨家,烂蒸去毛,莫拗折项。’诸人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逡巡,舁臺盘出,酱醋亦极香新,良久就餐,每人前下粟米饭一椀,蒸胡芦一枚。”后因以“拗项”为葫芦或鹅鸭的戏称。亦用以指膳食清俭。 宋 陆游 《对食戏作》诗之二:“白盐赤米了朝餔,拗项何妨煮瓠壶。” 清 金人瑞 《斫山喜食鹅戏为绝句嘲之》:“烂蒸拗项如壶喫,千本《黄庭》在腹中。”
扭转颈项。参见“ 拗项桥 ”。
《漢語大詞典》:拗项桥(拗項橋)
唐 时尚书省东南角的小桥。久未升迁的官,常在此转头以望南宫,羡慕高官,故名。 唐 赵璘 因话录·徵:“尚书省东南隅通衢有小桥,相承目为拗项桥。言侍御史及殿中诸郎久次者,至此必拗项而望南宫也。”
《漢語大詞典》:香尉
时人对 汉 雍仲子 的戏称。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汉 雍仲子 进 南海 香物,拜为 涪阳 尉,时谓之 香尉 。 日南 有千亩林,名香出其中。”
分類:仲子戏称
《漢語大詞典》:桑虫(桑蟲)
(1).亦称“ 桑蟃 ”。螟蛉的别名。尔雅·释虫:“螟蛉,桑虫。” 郭璞 注:“俗谓之桑蟃,亦曰戎女。”《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 宋 朱熹 集传:“螟蛉,桑上小青虫也,似步屈。蜾蠃,土蜂也,似蜂而小腰,取桑虫负之於木空中,七日而化为其子。” 唐 白居易 《禽虫》诗之一:“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
(2). 清 代对替人办丧事者的戏称。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人以虫名》:“ 元 末, 吴 人呼秀才为米虫。近呼执丧事者为桑虫,以丧桑同音也。”
《漢語大詞典》:蜜殊
宋 苏轼 对僧 仲殊 的戏称。 宋 苏轼 《赠诗僧道通》诗:“雄豪而妙苦而腴,祇有 琴聪 与 蜜殊 。”自注:“ 安州 僧 仲殊 ,诗敏捷立成,而工妙絶人远甚。 殊 辟穀,常啖蜜。”
分類:苏轼戏称
《國語辭典》:猴儿(猴兒)  拼音:hóu ér
1.猴子。
2.戏称乖巧之人。《红楼梦》第二九回:「猴儿,猴儿,你不怕割舌头下狱?」
《漢語大詞典》:皛饭(皛飯)
谓米饭、白萝卜和清汤。三者皆白,故戏称。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东坡 尝谓 钱穆父 曰:‘寻常往来,须称家有无,草草相聚,不必过为具。’一日 穆父 折简召 坡 食皛饭。及至,乃设饭一盂,萝卜一碟,白汤一盏而已,盖以三白为皛也。”
《国语辞典》:叩头虫(叩头虫)  拼音:kòu tóu chóng
1.动物名。昆虫纲鞘翅目。体为长椭圆形,全身黑褐色,触角长而呈锯齿状。腹节可自由屈曲,故仰其腹,能自行跃起,以指按其体,即频叩其头,故称为「叩头虫」。也称为「磕头虫」。
2.戏称受制于权势,唯命是从,只知鞠躬哈腰的人。如:「早知他是个叩头虫,才不会推选他为我们的工会代表!」也称为「磕头虫」。
《漢語大詞典》:高密侯
尔雅·释山:“山如堂者密。” 郭璞 注:“形如堂室者。”伞形如山,故后人戏称之为高密侯。类腋卷十六引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 江 南 周则 少贱,以造雨伞为业,后戚连椒閫。 后主 戏之曰:‘非我用卿而富贵,乃高密侯提携而起家也。’”
《漢語大詞典》:燕婢
燕子的戏称。 唐 皮日休 《送李明府之任海南》诗:“蟹奴晴上临潮槛,燕婢秋随过海船。” 明 唐寅 《桃花庵与祝允明黄云沈周同赋》诗之一:“燕婢泥衔紫,狙公果献红。”
分類:燕子戏称
《国语辞典》:瓜秧  拼音:guā yāng
1.1.瓜的茎蔓。如:「这瓜秧长得这么好,今年一定有好收成。」
2.古代戏称男子的发辫。
《漢語大詞典》:造榜天
亦作“ 造榜天 ”。 唐 光启 二年时,对六月酷暑发榜之日的戏称。新唐书·陆扆传:“始,其举进士时,方迁幸,而六月牓出。至是,每甚暑,它学士輒戏曰:‘造牓天也。’以讥 扆 进非其时。”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造榜天》:“折榜时,谓造榜天。 唐 陆扆 攻文辞,敏速若注射,其举进士时方过,幸而六月榜出,至是甚暑,他学士輒戏曰:‘造榜天也。’盖讥 扆 进非其时。”
《國語辭典》:老夫子  拼音:lǎo fū zǐ
1.敬称家馆或私塾的教师。
2.称公家机关里处理文书的人。《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但这位中丞,是个精明不过的;一个条陈进去,总要请各位老夫子过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衙门里的老夫子,老哥总有相好的。」
3.迂腐守旧,不切实际的知识分子。如:「像他这种老夫子居然会跳舞,还真是件鲜事。」
4.漫画家王泽所绘知名漫画。以日常生活中各种异想天开或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为题材,四至八格为一单元。书中主角老夫子身材乾瘪、秃头,著老式读书人服饰。
《漢語大詞典》:热赶(熱趕)
(1).立即驱赶。 唐 王苏苏 《和李标》:“阿谁乱引閒人到,留住青蚨热赶归。” 明 李贽 《穷途说》:“不但救 深有 ,亦且救我,使我得免热赶之罪。”《荡寇志》第七五回:“是我的亲女婿醉倒我家,不肯回去,不成热赶他出门?”
(2).为“热赶郎”之省。为对嫖客的戏称。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索元》:“找烟花状元,找烟花状元。热赶在谁边,毛臊打教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