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2,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动干戈
包戈
千戈
弓戈
反戈
兴戈
矛戈
吴戈
戈马
兑戈
玄戈
神戈
戈波
戈法
戈盾
《国语辞典》:动干戈(动干戈)  拼音:dòng gān gē
比喻打架或发动战争。如:「大家都是旧识,彼此诚心沟通即可,就别动干戈了。」《三国演义》第一○回:「贾诩曰:『目今人心未宁,频动干戈,深为不便。』」《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东翁的话诚然不错,要合外国人争辩起来,好便好,不好就动干戈。」
《漢語大詞典》:包戈
把武器裹扎起来。谓偃武修文。语本礼记·乐记下:“ 武王 克 殷 返 商 ……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 孔颖达 疏:“或以虎皮有文,欲以见文止武也。” 宋 欧阳修 《东阁雨中》诗:“瑶图新嗣圣,玉塞久包戈。” 宋 司马光 《辞免馆件札子》:“况圣朝包戈,专以文德怀抚北夷。”
《骈字类编》:千戈
苏轼次韵张十七九日赠子由诗见九日下
《骈字类编》:弓戈
韩愈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束缚弓戈考较程度
《國語辭典》:反戈  拼音:fǎn gē
掉转兵器的锋芒。
《骈字类编》:兴戈(兴戈)
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傅论用明居晦回泬于曩时兴戈陈俎参差于上世 高允北伐颂乃诏训师兴戈北伐跃马裹粮星驰雹发
《漢語大詞典》:矛戈
(1).矛和戈。宋书·顾觊之传:“函矢殊用,矛戈异适。” 明 宋濂 《平江汉颂》:“矛戈洸洸,鎧胄明明。”
(2).谓攻击,指责。 清 郑燮 《音布》诗:“ 音生 不顾輒嚏唾,至亲戚属相矛戈。”
分類:攻击指责
《漢語大詞典》:吴戈
兵器名。 吴 地所产,故称。亦泛指精良的戈。《楚辞·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轂兮短兵接。” 洪兴祖 补注引说文:“戈,平头戟也。” 南朝 梁 沈约 《从军行》:“玄埃晦朔马,白日照吴戈。” 赵朴初 《临江仙·题萧淑芳画花卉长卷》词之二:“岂独爱花兼爱刺,锋銛何减吴戈?”
《漢語大詞典》:戈马(戈馬)
戎马。指战火。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崎嶇戈马之间,濒危者数。”戈,一本作“ 戎 ”。
分類:戎马战火
《分类字锦》:兑戈(兑戈)
书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东房传兑和古之巧人
分类:
《漢語大詞典》:玄戈
(1).亦称“ 玄弋 ”。星名。史记·天官书“一外为盾” 裴駰 集解引 晋 晋灼 曰:“外,远北斗也,在招摇南,一名玄戈。”宋史·天文志二:“天戈一星,又名玄戈,在招摇北,主北方。”
(2).指绘有此星的旗帜。文选·张衡〈西京赋〉:“建玄弋,树招摇。” 薛综 注:“玄弋,北斗第八星名……今卤簿中画之於旗,建树之以前驱。” 唐 杜牧 《洛阳》诗:“已建玄戈收 相 土,应迴翠帽过离宫。”
(3).古代一种兵器。青铜制,横刃,有长柄。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夏 执玄戈, 殷 执白戚, 周 左杖黄鉞。” 明 戚继光 《盘山绝顶》诗:“但使玄戈销杀气,未妨白髮老边才。”
《分类字锦》:神戈
曹植魏德论神戈遥指则妖氛顺制灵旗一举则朝阳播越
分类:
《漢語大詞典》:戈波
书法右下斜钩的笔法。 清 曹寅 《题高使君指头生活》诗之三:“若道戈波是新格,中书君岂不中书。”参见“ 戈脚 ”。
《漢語大詞典》:戈脚
亦称“ 戈法 ”。 汉字笔法之一种。指“刂”笔。此划较长,写时若不从容行笔,必致头尾重,中间轻。 汉 隶戈法落笔顾右,略呈波折,楷从隶出,以免僵直。宣和书谱·唐太宗:“释 智永 善 羲之 书,而 虞世南 师之,颇得其体。 太宗 乃以书师 世南 ,然尝患戈脚不工。偶作‘戩’字,遂空其落戈,令 世 南足之,以示 魏徵 。 徵 曰:‘今窥圣作,惟“戩”字戈法逼真。’ 太宗 嘆其高於藻识。然自是益加工焉。” 清 钱泳 《履园丛话·书学·隶书》:“篆用圆笔,隶用方笔,破圆为方,而为隶书。故 两汉 金石器物俱用 秦 隶,至 东京 汉安 以后渐有戈法波势,各立面目。”
分類:汉字笔法
《漢語大詞典》:戈法
见“ 戈脚 ”。
《漢語大詞典》:戈脚
亦称“ 戈法 ”。 汉字笔法之一种。指“刂”笔。此划较长,写时若不从容行笔,必致头尾重,中间轻。 汉 隶戈法落笔顾右,略呈波折,楷从隶出,以免僵直。宣和书谱·唐太宗:“释 智永 善 羲之 书,而 虞世南 师之,颇得其体。 太宗 乃以书师 世南 ,然尝患戈脚不工。偶作‘戩’字,遂空其落戈,令 世 南足之,以示 魏徵 。 徵 曰:‘今窥圣作,惟“戩”字戈法逼真。’ 太宗 嘆其高於藻识。然自是益加工焉。” 清 钱泳 《履园丛话·书学·隶书》:“篆用圆笔,隶用方笔,破圆为方,而为隶书。故 两汉 金石器物俱用 秦 隶,至 东京 汉安 以后渐有戈法波势,各立面目。”
分類:汉字笔法
《漢語大詞典》:戈盾
亦作“ 戈楯 ”。
(1).戈和盾。亦泛指兵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臧氏 使五人以戈楯伏诸 桐汝 之閭。”周礼·夏官·旅贲氏:“掌执戈盾,夹王车而趋。”
(2).借指战争。 明 方孝孺 《奉怀太史公》诗:“哀彼草昧初,遗黎困戈盾。”
分類:战争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