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柏金森氏病  拼音:bó jīn sēn shì bìng
病名。一种比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疾病。西元一八一七年由英国医师柏金森提出,主要病症为弯腰曲背、行动缓慢、面部表情呆板、四肢颤抖、麻痹等。病因迄今未明,医学界仅知其病理及生理变化,患者年龄多在五、六十岁以上。也称为「震颤麻痹症」。
《国语辞典》: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拼音:jiān zhí xìng fèi yán
病名。属慢性肺炎。罹患此病时,肺内的间质和纤维组织增加,原来的肺组织减少,最后导致肺脏呈硬变。也称为「肺硬化」。
《国语辞典》:僵直性脊椎炎  拼音:jiāng zhí xìng jǐ zhuī yán
一种主要侵犯脊椎关节及附近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疾病。会发生钙化僵硬,使脊椎失去柔软度而形如竹竿,故俗称为「竹竿病」。部分病患会演变为严重的驼背。
《国语辞典》: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拼音:lèi fēng shī xìng guān jié yán
一种全身多发性的慢性关节炎。多见于女性。病因不明,常在青年期发病。有全身疲劳、肌肉无力和体重减轻等症状。会导致关节移位畸型,关节附近的皮肤、骨骼和肌肉也会因废用、破坏而萎缩。
《国语辞典》:澼囊  拼音:pì náng
一种胃病。如今的胃下垂、胃弛缓、胃扩张、慢性胃炎等皆是。
《国语辞典》:串疽  拼音:chuàn jū
中医上指生于背胁之间,数个相互串连的慢性溃疡。
《国语辞典》:酒瘾(酒瘾)  拼音:jiǔ yǐn
慢性而长期性无法自制的饮酒,称为「酒瘾」。是一种病态性的饮酒,造成酒精依赖和滥用。通常为维持日常工作而天天喝酒,无法停止或减量,喝醉后一两天仍处于酩酊状态,并有健忘的现象,引发社会适应困难。
《国语辞典》:痲疯病(痲疯病)  拼音:má fēng bìng
由痲疯杆菌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为接触传染,潜伏期很长,常侵犯皮肤黏膜及末梢神经,引起浮肿、丧失知觉、脱色等症状。神经严重受损者,则会引起瘫痪,甚至造成手指、脚指向内弯曲。早期治疗,可防止肢体或其他机能性障碍。现在称为「汉生病」。如:「在过去痲疯病被误解为一种极为肮脏的病症,没人敢去接近患者。」
《国语辞典》:马鼻疽(马鼻疽)  拼音:mǎ bí jū
病名。一种侵害马类为主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于肺、鼻黏膜、皮肤及其他内脏形成结节及溃疡为特徵。
《国语辞典》:泪囊炎(泪囊炎)  拼音:lèi náng yán
病名。泪囊的慢性炎症。多由鼻泪管阻塞,泪液蓄积于泪囊内,使囊壁为细菌所感染,而引起眼睛内部的肿痛。
《國語辭典》:风湿病(風溼病)  拼音:fēng shī bìng
病名。结缔组织呈现发炎的疾病,常发生肌肉及关节的疼痛,有时也会发生心脏的病变。泛指影响骨骼、关节、肌肉及其周围组织等发炎疾病,可能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有关。
《國語辭典》:肺结核(肺結核)  拼音:fèi jié hé
病名。结核是由分枝杆菌(主要是结核分枝杆菌,又称「结核杆菌」)导致。结核通常感染并破坏肺部,称为「肺结核」,俗称为「肺痨」。肺结核患者的病徵可分为全身性症状、呼吸道症状以及胸部X光的异常。全身性症状如消瘦、厌食、疲乏、微热以及夜间盗汗。呼吸道症状最常见的是咳嗽、吐痰、咳血和胸痛等。
《國語辭典》:喉炎  拼音:hóu yán
病名。因喉部感染细菌而引起的炎症。有急、慢性两种。急性喉炎主因感冒、吸烟过量及气管发炎而引起,有咳嗽、喉痛、声音嘶哑等症状。慢性喉炎则由急性转移或结核而引起,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且有声带充血、肥厚、长息肉等病理变化。可用抗生素治疗。
《国语辞典》:鼻窦炎(鼻窦炎)  拼音:bí dòu yán
病名。鼻窦内黏膜发炎的病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鼻窦炎多由游泳时呼吸不得法引起,症状包括局部疼痛及压痛、鼻塞、流鼻涕等,若不及早治疗,则会转为慢性鼻窦炎,而导致易感冒、流脓性鼻涕、呼吸不畅等症状。可以擦药、抽脓、穿刺、电烧等方式治疗。
《漢語大詞典》:鼻息肉
鼻内良性肿物。常与鼻腔、鼻窦慢性炎症伴发,呈灰白色或淡红色,半透明,表面光滑,单个或多发性,可逐渐堵塞鼻腔。生长过多时使鼻外形膨大。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肺脉急甚为癲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