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遇韵》:涕慕
李华东都圣禅寺无畏三藏碑涕慕倾都山川变色
《漢語大詞典》:悦慕
爱慕;敬慕。 宋 曾巩 《请减军士营教》:“所贵人情,悦慕升进。”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如五伯攘 夷 狄 ,尊 周 室,都是一箇私心,便不当理,人却説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未纯,往往悦慕其所为。”《东周列国志》第七九回:“兹有歌婢十羣,可以侑欢,良马三十駟,可以服车。敬致左右,聊申悦慕,伏惟存録。”
分類:爱慕敬慕
《韵府拾遗 真韵》:慕仁
阮籍东平赋鸥端一而慕仁兮何淳朴之靡逞
《漢語大詞典》:慕乐(慕樂)
犹慕悦。后汉书·西域传·莎车国:“﹝ 莎车王 延 ﹞ 元帝 时,尝为侍子,长於京师,慕乐中国,亦復参其典法。”诗·小雅·角弓“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 唐 孔颖达 疏:“君子之人有美道,以得声誉,小人则慕乐之,美其荣名。”
《漢語大詞典》:慕从(慕從)
仰慕而随从。史记·高祖本纪:“ 汉王 之国, 项王 使卒三万人从, 楚 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 杜 南入 蚀 中。”
分類:仰慕随从
《漢語大詞典》:慕类(慕類)
思慕俦类。 汉 刘安 《招隐士》:“獮猴兮熊羆,慕类兮以悲。” 南朝 宋 颜延之 《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屏居惻物变,慕类抱情殷。” 唐 萧昕 《上林白鹿赋》:“既而濯濯不羣,呦呦慕类,狎威凤以来格,侣騶虞而必萃。”
分類:思慕
《漢語大詞典》:好慕
向慕;爱好。 唐 柳宗元 《送澥序》:“其文蓄积甚富,好慕甚正。” 宋 曾巩 《学舍记》:“至於文章,平生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
分類:向慕爱好
《漢語大詞典》:归慕(歸慕)
倾心仰慕。《续汉书·郡国志五》注引 周 吕尚 《阴谋》:“民尊亲其君,天下归慕。”后汉书·锺皓传:“时 皓 及 荀淑 并为士大夫所归慕。”《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君学成师范,縉绅归慕,仰高希驥,歷年滋多。”
分類:倾心仰慕
《漢語大詞典》:荣慕(榮慕)
羡慕。三国志·魏志·杜恕传:“搢绅之儒,横加荣慕。” 唐 韩愈 《谢自然诗》:“繁华荣慕絶,父母慈爱捐。”
分類:羡慕
《漢語大詞典》:浮慕
表面上仰慕。史记·酷吏列传:“﹝ 张汤 ﹞及列九卿,收接天下名士大夫,己心内虽不合,然阳浮慕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盖 太宗 所骋志文词,所钟嗜翰墨,於经籍盖浮慕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国学讲习会序》:“虽今摧破旧俗若无所存,而名异而痕尚可寻,毒深而根骤不可爬梳,则今日之浮慕新学,与谈国闻而恝置者,亦何足怪其然乎?”
《漢語大詞典》:驰慕(馳慕)
犹驰仰。 明 张居正 《寄有道李中溪言求归未遂书》:“万里缄书,不胜驰慕。”
分類:驰仰
《漢語大詞典》:眷慕
依恋;怀念。 晋 陆云 《九愍·□□》:“祗中怀以眷慕,岂鉴寐而忘归。” 唐 柳宗元 《愚溪诗序》:“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明 李东阳 《倪公墓志铭》:“为尚书歷两京四部,去一部,其属必眷慕不忍别。”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盖人不乐为皂隶,则孰能不眷慕悲悼之。”
分類:依恋怀念
《漢語大詞典》:竦慕
感动敬慕。旧唐书·宪宗纪下:“ 宪宗 嗣位之初,读列圣实録,见 贞观 、 开元 故事,竦慕不能释卷。”
分類:感动敬慕
《漢語大詞典》:信慕
信奉仰慕。 宋 曾巩 《唐安乡开化寺卧禅师净土堂碑铭》:“世皆以谓四方幽远,殊类异俗,不知礼义,出於天性,故夷之。然其於佛,皆知信慕,以其有罪福报应之説。”
分類:信奉仰慕
《國語辭典》:渴慕  拼音:kě mù
十分思慕或仰慕。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出:「小生河南侯朝宗,一向渴慕,今才遂愿。」
分類:想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