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潘慎修 朝代:南唐至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7—1005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成德,一作德成。以父任入仕南唐至起居舍人。入宋,授太子右赞善大夫,累进知直秘阁。真宗朝同修起居注,擢右谏议大夫、翰林侍读学士。善弈棋,太宗屡召对弈,因进所著《棋说》。博涉文史,多读道书,善清谈,士大夫推其素尚。
全宋诗
潘慎修(九三七~一○○五),字成德,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曾仕南唐,累迁至水部郎中兼起居舍人。太祖开宝末,历膳部、食部、考功员外郎,通判寿州,知开封县,又知湖,梓二州。太宗淳化中,以考功员外郎知直秘阁。真宗咸平三年(一○○○),副邢炳为两浙巡抚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景德元年(一○○四),擢为右谏议大夫、翰林侍读学士。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九。《宋史》卷二九六有传。
丁慎修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五
丁慎修,大中祥符间为屯田员外郎。天圣五年知祥符县事,转屯田郎中。见《宋会要辑稿》礼一四之二五、职官六四之二九、刑法四之七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慎修,成都(今属四川)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
张慎修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元祐元年(1086)任歙州知州。
胡慎修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一三二
胡慎修,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胡宿孙。政和间为朝请郎、通判台州、权管勾明州军州事。见《阿育王山志》卷一一。
姚永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姚永(1474年—?年),字思永,别号慎修,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治《书经》,行十,由府学生中式丁卯科(1507年)福建乡试第五十七名举人,年三十五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二百二十七名,第三甲第七十三名进士。授德化县知县,历任三载,擢升太仆寺寺丞,丁父母忧,服阕,十五年庚辰秋复补原职。嘉靖二年子姚文炤中进士,三年(1524年)五月因病请告,以光禄寺少卿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5 【介绍】: 明湖广应城人,字思孝,号玉厓。嘉靖五年进士。任吏部考功郎中,以考察秉公,遭权贵忌,罢官归。后再起官至大理寺卿。以疾归,家居十四年而卒。门人私谥慎修先生。
维基
余胤绪(15世纪—16世纪),字思孝,湖广德安府应城县人。余胤绪出生时父亲梦见绯袍神人进入房间,成长后聪明而孝顺,随父亲到应天赴考,从事湛若水,到嘉靖元年(1522年)的举人,五年(1526年)成进士,获授南京户部主事,调任吏部,升考功司郎中,大计查核公正,因此忤逆权贵,在十二年(1533年)被罢官。嘉靖十八年(1539年),余胤绪获原官起用,二十三年(1544年)改任南京通政使司右参议,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升南京太仆寺少卿,随即改任北京太仆寺少卿,次年(1551年)再升为南京太仆寺卿,改南京大理寺卿,其后官至户部右侍郎,以左侍郎閒住。他生平清谨而纯厚,专心理学,晚年在西河讲学,曾对弟子说:「经师易求,身师难得。古人之书须体之,身心见之,行事方是有本之学,若本原不深,虽高才能文亦枝叶耳。」死后在隆庆二年(1568年)因湖广巡抚刘悫建言下得赐祭葬,门人私谥慎修先生,著有《玉崖集》、《遵古便览》,入祀乡贤祠。

人物简介

维基
赵慎修(1533年—?),字敬思,号清廓,山东莱州府胶州人,军籍。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科山东乡试第四十四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二百八十八名,三甲第六十六名进士。通政司观政,本年授盐城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行取,升兵部主事,四年养病。六年复除本部,升员外,万历元年(1573年)升郎中,三年升扬州知府,八年复除大名府,十二年四月升河南副使,十月患病致仕。卒。
《漢語大詞典》:慎修
亦作“ 慎脩 ”。 谨慎修行。书·皋陶谟“慎厥身修,思永” 孔 传:“慎修其身,思为长久之道也。” 汉 班固 《答宾戏》:“慎脩所志,守尔天符。” 唐 元稹 《姚文寿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制》:“无忘慎修,用副毗倚。”
《漢語大詞典》:慎脩
见“ 慎修 ”。 谨慎修行。
《漢語大詞典》:谨修(謹修,謹脩)
(1).谓敬慎修习、守持。礼记·曲礼下:“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谨脩其法而审行之。”韩非子·扬权:“谨脩所事,待命於天。毋失其要,乃为圣人。” 明 章懋 《方母贞节传》:“其教子 廷仪 ,则崇俭朴,去华靡,谨修乡行,不为市道。”
(2).敬谨撰写。 宋 毕仲游《贺门下相公启》:“谨修前啟通贺,兼布悰诚万一。”
《国语辞典》:江永  拼音:jiāng yǒng
人名。(西元1681~1762)字慎修,清安徽婺源人。博通古今,致力于十三经注疏,于三礼之功尤深。长于比勘,步算与声韵亦精;休宁戴震之学,得力于永为多,世称为「江戴」。著有《周礼疑义举要》、《乡党图考》、《古韵标准》等。
《漢語大詞典》:谨脩(謹脩)
亦作“ 谨修 ”。
1.谓敬慎修习、守持。礼记·曲礼下:“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谨脩其法而审行之。”韩非子·扬权:“谨脩所事,待命於天。毋失其要,乃为圣人。” 明 章懋 《方母贞节传》:“其教子 廷仪 ,则崇俭朴,去华靡,谨修乡行,不为市道。”
2.敬谨撰写。 宋 毕仲游 《贺门下相公启》:“谨修前啟通贺,兼布悰诚万一。”
《漢語大詞典》:谨修(謹修,謹脩)
(1).谓敬慎修习、守持。礼记·曲礼下:“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谨脩其法而审行之。”韩非子·扬权:“谨脩所事,待命於天。毋失其要,乃为圣人。” 明 章懋 《方母贞节传》:“其教子 廷仪 ,则崇俭朴,去华靡,谨修乡行,不为市道。”
(2).敬谨撰写。 宋 毕仲游《贺门下相公启》:“谨修前啟通贺,兼布悰诚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