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攘袂切齿(攘袂切齿)  拼音:ráng mèi qiè chǐ
捲起衣袖,咬牙切齿。形容激动、愤怒的样子。宋。秦观《进策。边防上》:「吏士攘袂切齿,皆欲犁其庭而扫其闾。」
《国语辞典》:拂衣而去  拼音:fú yī ér qù
心中愤怒,甩动衣袖而离去。《周书。卷四二。刘璠传》:「璠曰:『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也!』遂拂衣而去。」也作「拂袖而起」、「拂袖而去」。
《国语辞典》:怫然变色(怫然变色)  拼音:fèi rán biàn sè
因愤怒而面色失常。《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赵聪怫然变色,摊著手道:『这却不是笑话!恁地说时,原来人家讨媳妇,多是儿子自己出钱。』」
《国语辞典》:愤气填膺(愤气填膺)  拼音:fèn qì tián yīng
膺,胸。愤气填膺,指愤怒之气充满胸膛。形容十分气愤。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三:「何物婢子,如此倔强,令人愤气填膺。」
《国语辞典》:激忿填膺  拼音:jī fèn tián yīng
膺,胸。激忿填膺形容愤怒满胸气到极点。如:「她得知儿子在外为非作歹的事,激忿填膺。」
《国语辞典》:众怒如水火(众怒如水火)  拼音:zhòng nù rú shuǐ huǒ
群众的愤怒如同水火一般的厉害。《左传。昭公十三年》:「众怒如水火焉,不可为谋。」《史记。卷四○。楚世家》:「君蚤自图,无取辱焉。众怒如水火,不可救也。」
《国语辞典》:睁眉怒目(睁眉怒目)  拼音:zhēng méi nù mù
睁大双眼,挑高眉毛,怒目相视。形容愤怒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五六回:「徐晃睁眉怒目,许褚切齿咬牙。」
《国语辞典》:羞怒  拼音:xiū nù
羞愧愤怒。如:「他那尖酸刻薄的话,令她感到羞怒。」
分类:羞愧愤怒
《国语辞典》:大洪水  拼音:dà hóng shuǐ
据旧约圣经创世纪记载,因神耶和华愤怒人类的堕落,乃引发洪水,欲消灭人类。诺亚得神指示,造方舟才免此灾难,与神订定契约,禁止杀人。诺亚成为新人类的祖先,繁衍至今。
《国语辞典》:跺跺脚(跺跺脚)  拼音:duò duo jiǎo
以脚连连用力踏地,表示极度愤怒、不满、著急等激动的情绪。如:「她生气的跺跺脚,二话不说,转头就走了。」
《国语辞典》:赫吒  拼音:hè zhà
生气、愤怒的样子。《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贤良愤惋,智士赫吒。」
分类:生气愤怒
《国语辞典》:不敢出气(不敢出气)  拼音:bù gǎn chū qì
1.不敢出声。形容极度谨慎、拘束或畏惧。《红楼梦》第六五回:「另外有两个姑娘,真是天上少有,地下无双。……我们鬼使神差,见了他们两个,不敢出气儿。」
2.不敢将心中的愤怒发泄出来。如:「他只敢在老婆面前发威,一见到丈母娘就不敢出气。」
《国语辞典》:瞋目切齿(瞋目切齿)  拼音:chēn mù qiè chǐ
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史记。卷七○。张仪传》:「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说人主。」
《国语辞典》:冲天之怒(冲天之怒)  拼音:chōng tiān zhī nù
高昂猛烈的愤怒情绪。《三国演义》第五五回:「主公空有冲天之怒。某料陈武、潘璋必擒此人不得。」
《國語辭典》:感叹句(感嘆句)  拼音:gǎn tàn jù
以感叹的呼声表露出强烈感情的句子。其语调特殊,音高的变化也往往比较大,而句末多使用惊叹号。如「原来是你!」、「这件事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