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8,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7 下一页
王元感
高霞寓( 感义郡王 )
王感化
感兴吟
释慈感
吴感(字 应之 )
感天后( 萧 号 感天皇后 )
慈感(字 感芝 )
释妙智(号 白猷、感溪 杨 )
沈濙(字 子源 号 感斋 )
吴情( 汝威、汝感、情 字 以中 号 泽峰 )
朴汝梁(字 公干 号 感树斋 )
王道一(号 万川 世称 孝感 )
刘廷谏(字 感仲 )
其它辞典(续上)
释怀感王元感
高霞寓( 感义郡王 )
王感化
感兴吟
释慈感
吴感(字 应之 )
感天后( 萧 号 感天皇后 )
慈感(字 感芝 )
释妙智(号 白猷、感溪 杨 )
沈濙(字 子源 号 感斋 )
吴情( 汝威、汝感、情 字 以中 号 泽峰 )
朴汝梁(字 公干 号 感树斋 )
王道一(号 万川 世称 孝感 )
刘廷谏(字 感仲 )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未详姓氏乡里。好学力行。四方仰以模范。独疑诸经论。所谓念佛之效不假宿昔。而即生安养。遂谒善导而问之。导曰。子传教度人。若乃开讲。为自信而后讲。为复不自信而姑讲。以肆欺邪。答曰。诸佛诚言不信不讲。导曰。审如所见。则诸经论所谓念佛往生。又岂魔说哉。于是入道场三七日。自以罪障深重。不睹灵瑞为恨。便欲绝粒毕命。导弗许。更令精进。三年后。果见金色玉毫。證念佛三昧。述决疑论七卷。合掌面西而逝。宋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怀感。不知何许人也。秉持强悍精苦从师。义不入神未以为得。四方同好就雾市焉。唯不信念佛少时径生安养。疑冰未泮遂谒善导用决犹豫。导曰。子传教度人。为信后讲为渺茫无诣。感曰。诸佛诚言不信不讲。导曰。若如所见令念佛往生。岂是魔说耶。子若信之至心念佛当有證验。乃入道场三七日不睹灵瑞。感自恨罪障深。欲绝食毕命。导不许。遂令精虔三年念佛。后忽感灵瑞。见金色玉毫便證念佛三昧。悲恨宿垢业重妄搆众愆忏悔发露。乃述决疑论七卷(即群疑论是也)。临终果有化佛来迎。合掌面西而往矣。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建州人。善讴歌,声韵悠扬。尤善为词,李璟宴臣,命其奏《水调》词,感化唯歌“南朝天子爱风流”一句。璟悟,覆杯叹曰:“使孙陈二主得此一句,不当有衔璧之辱也。”李煜即位,以词札上,煜优赏之。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少聪敏多识,善为词,出口谐捷,滑稽无穷。又善讴歌。初隶光山乐籍,后事南唐,为乐部歌板色。中主尝乘醉命其奏水调词,感化唯歌“南朝天子爱风流”一句。中主由是感悟,颇宠爱之,手写《浣溪沙》词二首赐之。后主即位,感化以所赐词献上,又获后主赏爱。感化善诗,中主尝宴于苑中,有白野鹊飞集,遂令其赋诗,应声而成。生平见马令《南唐书》卷二五、《缃素杂记》卷七、《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八、《十国春秋》本传。《全唐诗》存诗2首、断句1联,《全唐诗续拾》补1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慈感。潼川杜氏子。面目严冷。孤硬秀出。丛林时谓。感铁面。首众僧于江州承天。时佛印元禅师。将迁居蕲州。斗方誉于郡守。欲使嗣续之。召语其事。感日。某念不及此。和尚终欲推出。为众粥饭主人。共成丛席。不敢忘德。然若使嗣法。则某自有师矣。佛印心服。业已言之。因成就不敢复易。遂开法。为黄龙子。名重一时。居常悬包。倚杖于方丈。不为宿夕计。郡将以下皆信敬。有太守。新下车。以事临之。感笑作偈。投郡庭不揖而去。偈曰。院是大宋国里院。州是大宋国里州。州中有院不容住。何妨一钵五湖游。太守使人追之。已渡江矣。后住南岳福严。终于所居。而塔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应之。仁宗天圣二年省试第一,授湖州归安主簿。九年,中书判拔萃科,授江州军事推官。官至殿中丞。以咏红梅词知名。全宋诗
吴感,字应之,吴都(今江苏苏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九年,中书判拔萃科,以湖州归安县主簿授江州军事推官(《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之三)。官至殿中丞。《吴郡志》卷二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辽德宗后,姓萧,名塔不烟。德宗卒,子耶律夷列年幼,遗命权秉国政,号感天皇后,称制,改元咸清,在位七年。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感芝,苕城人。见铁网珊瑚。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妙智。号白猷。浙东杨氏子。孺时。哺以荤腥辄吐。自是素食。杨氏固世信佛乘。一日随父诵法华经。至火宅求解。父异之。十四出家。依灵鹫寺东林长老。林目其颖秀欲试之。适月出。林出对曰。日瞑来看天际月。何患无明。师指佛龛灯。应声云。烛残剔起佛前灯。管教续𦦨。林喜曰。此子再来人也。吾所有不足以待之。因勉令遍参。由是南造雪峰。西抵峨嵋。蹑天台雁宕。叩参诸识。深得言外之旨。尝叹曰。佛法无深浅。但在力行。苟无得掠虚。虽望隆佛祖。于己何益。后入庐山。于天池旧址。葺茅居焉。母陈氏。年七十馀。一日暴卒而苏。语家人曰。昨至一处。见宫室严邃。叩其门。门者不许入。指我归路。仍与偈云。八十四年狮子母。偶因风烛悟无常。好个愚溪勤念佛。天风吹送藕花香。时师在庐山。自号感溪云。后母果八十四岁卒。永乐戊子秋夜。师与静主数辈向月。忽吟汪鼎新诗。庵无人守。庚申夜。池有荷开子午花。众问何意。笑而不答。浃旬晨起。沐浴端坐。谓众曰。今日庚午矣。偈曰。内无内外无外。七十二年。随方不碍。撇下臭皮袋。良久曰。自在。遂寂。
人物简介
维基
沈濙(1480年—?),字子源,号感斋,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民籍。应天府乡试第五十六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三百五名,登第三甲第二百二十名进士。工部观政,授刑部主事,降调蕲州同知,升泾王府长史,改南京鸿胪寺少卿。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吴情(1504-1582),原名汝威,字以中,号泽峰,无锡人,明代探花。青年时,性格温和,诵读经书,不求名利。19岁中秀才,27岁中举人。曾三次参加礼部考试,均未考中,后住进庙中发愤攻读。明嘉靖二十三(1544)40岁的吴情经殿试,名列榜首。不料,在传胪唱名(宣布一甲名单)时,嘉靖皇帝听到吴(因北方吴与无同音)情姓名时,说道:"天下岂有无情状元",于是,因一字读音竟将状元降为探花,授翰林编修。维基
吴情(1504年—1574年),原名吴汝感,字以中,号泽峰,直隶无锡县(今江苏无锡市)人,明朝探花、政治人物。嘉靖十年(1531年),吴汝感中式应天府乡试中式第十二名举人,改名吴情,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科会试第七十三名,殿试原取为状元,明世宗不喜,曰:「无情岂宜居第一?」,世宗又以各地旱灾需雨,取名字吉利的秦鸣雷为状元,改吴为第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读。嘉靖四十年(1561年)七月,吴情与翰林侍读胡杰同为应天府乡试考官。礼科给事中丘岳等弹劾吴情更改录文、偏袒家乡学子,结果吴、胡二人皆被调往外省。吴情任广东市舶提举,胡杰任广平府通判。很久以后,此案才得以平反。吴情致仕归乡。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三陟人。字公干。号感树斋。
人物简介
维基
王道一,号万川,山东登州府黄县人。天性诚朴,厚重寡言。母疾,露祷获愈,人称孝感。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山东乡试举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初授大名县知县,调繁魏县,苦漳河患,历任,河徙归广平故道,广平人欲曲防由魏,道一建白当事,以去就争之,魏得免河患,为立祠河上。擢升工部主事,力辞芜湖榷关,以廉介著。由郎中除授汾州府知府,爱民礼士,支宗藩禄,均平悦服。平阳贼起,闻风戒,不入境,因疾乞休,郡人攀留不得,疏上,晋阶按察副使。归里,分俸为族人无妻者娶婚,养族妇之贫苦终老。舍义冢,赈饥荒,乐施不倦。抚院钱、按院冯、马屡疏荐用不起,闭户静摄,不迩声歌,不事请托。至老手不释卷,著有《悟道言》一卷、《日省录》、《昼永编》诸书,士宗之如山斗,殁后舆论举祀乡贤,万历四十八年入祀。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廷谏,字感仲,浙江宁海人。明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刘廷谏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授刑部郎中,后改吏部稽勋司郎中、官至考功司郎中。李自成陷北京后,廷谏赶忙求见。牛金星对他说:“公老矣,须白了。”刘连忙答辩说:“太师用我则须自然变黑,某未老也。”授同知。清军入关后,归乡清朝,顺治元年,继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同年改左佥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