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根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根之一。(参见:六根)
【佛学常见辞汇】
六根之一。(参见:六根)
【三藏法数】
谓意于五尘境界,若好若恶,悉能分别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术语)六根之一。(参见:六根)
【佛学常见辞汇】
六根之一。(参见:六根)
【三藏法数】
谓意于五尘境界,若好若恶,悉能分别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六根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眼等之五根,加意根也。据大乘,则第七之末那识名为意根。据小乘,则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此六法有能生六识而使各别缘六境之胜用,故立为六根。俱舍论三曰:「颂曰:了自境增上,总立于六根。论曰:了自境者,谓六识身眼等五根,于能了别各别境识有增上用,第六意根于能了别一切境识有增上用,故眼等六各立为根。」
【佛学常见辞汇】
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馀可类推。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只认现境,不了自心。依于六根,接于六尘,而生六识。所谓六根者,先言根义,次言其六。所言根者,能生之义。以能对境生识,故谓之根。言六根者:
一、眼 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眼识,故谓眼根。
二、耳 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耳识,故谓耳根。
三、鼻 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鼻识,故谓鼻根。
四、舌 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生舌识,故谓舌根。
五、身 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生身识,故谓身根。
六、意 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生意识,故谓意根。
此之六根,尚有其他六受、六入、六处等名义,另详他章,兹不细及,以免繁絮。
【三藏法数】
(出首楞严经)
根,即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
〔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瑜伽论云:能观众色。是也。
〔二、耳根〕,谓耳能听闻众声。瑜伽论云:数由此故,声至能闻。是也。
〔三、鼻根〕,谓鼻能嗅闻香气。瑜伽论云:数由此故,能嗅于香。是也。
〔四、舌根〕,谓舌能尝于食味。瑜伽论云:能尝众味,数发言论。是也。
〔五、身根〕,谓身为诸根之所依止。瑜伽论云:诸根积聚。是也。
〔六、意根〕,谓意于五尘境界,若好若恶,悉能分别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眼等之五根,加意根也。据大乘,则第七之末那识名为意根。据小乘,则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此六法有能生六识而使各别缘六境之胜用,故立为六根。俱舍论三曰:「颂曰:了自境增上,总立于六根。论曰:了自境者,谓六识身眼等五根,于能了别各别境识有增上用,第六意根于能了别一切境识有增上用,故眼等六各立为根。」
【佛学常见辞汇】
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馀可类推。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只认现境,不了自心。依于六根,接于六尘,而生六识。所谓六根者,先言根义,次言其六。所言根者,能生之义。以能对境生识,故谓之根。言六根者:
一、眼 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眼识,故谓眼根。
二、耳 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耳识,故谓耳根。
三、鼻 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鼻识,故谓鼻根。
四、舌 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生舌识,故谓舌根。
五、身 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生身识,故谓身根。
六、意 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生意识,故谓意根。
此之六根,尚有其他六受、六入、六处等名义,另详他章,兹不细及,以免繁絮。
【三藏法数】
(出首楞严经)
根,即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
〔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瑜伽论云:能观众色。是也。
〔二、耳根〕,谓耳能听闻众声。瑜伽论云:数由此故,声至能闻。是也。
〔三、鼻根〕,谓鼻能嗅闻香气。瑜伽论云:数由此故,能嗅于香。是也。
〔四、舌根〕,谓舌能尝于食味。瑜伽论云:能尝众味,数发言论。是也。
〔五、身根〕,谓身为诸根之所依止。瑜伽论云:诸根积聚。是也。
〔六、意根〕,谓意于五尘境界,若好若恶,悉能分别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意根坐断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断灭烦恼之根本思量分别也。有意识乃生分别,分别生种种烦恼。故烦恼断灭,必意识断灭。
(术语)断灭烦恼之根本思量分别也。有意识乃生分别,分别生种种烦恼。故烦恼断灭,必意识断灭。
意马
【佛学大辞典】
(譬喻)言人意驱逐于外境不住于一处,犹如奔马也。慈恩传九曰:「愿托虑于禅门,澄心于定水。制情猿之逸躁,絷意马之奔驰。」
【佛学常见辞汇】
(喻)心意外驰,好像奔马。
(譬喻)言人意驱逐于外境不住于一处,犹如奔马也。慈恩传九曰:「愿托虑于禅门,澄心于定水。制情猿之逸躁,絷意马之奔驰。」
【佛学常见辞汇】
(喻)心意外驰,好像奔马。
意马心猿
【佛学大辞典】
(譬喻)心地观经八曰:「心如猿猴,游五欲树,暂不住故。」赵州录遗表曰:「心猿罢跳,意马休驰。」
【佛学常见辞汇】
(喻)心神驰逐不定。
(譬喻)心地观经八曰:「心如猿猴,游五欲树,暂不住故。」赵州录遗表曰:「心猿罢跳,意马休驰。」
【佛学常见辞汇】
(喻)心神驰逐不定。
意气金刚女
【佛学大辞典】
(天名)胎藏界曼陀罗中,第七理趣会,奉涂香于本尊之天女名。手捧涂香器。见胎藏界曼陀罗大钞三。
(天名)胎藏界曼陀罗中,第七理趣会,奉涂香于本尊之天女名。手捧涂香器。见胎藏界曼陀罗大钞三。
意许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明学所用之语,存于意而不显于言曰意许。显于言曰言陈,因明论大疏三曰:「以彼成立意许法之差别,积聚他用。」因明论直解曰:「口虽不言,心有所指,即意许差别性也。」
(术语)因明学所用之语,存于意而不显于言曰意许。显于言曰言陈,因明论大疏三曰:「以彼成立意许法之差别,积聚他用。」因明论直解曰:「口虽不言,心有所指,即意许差别性也。」
意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密之一。(参见:三密)
【佛学常见辞汇】
三密之一。(参见:三密)
【三藏法数】
谓佛常处寂定,凡所思惟观察,皆不可思议,故名意密。
(术语)三密之一。(参见:三密)
【佛学常见辞汇】
三密之一。(参见:三密)
【三藏法数】
谓佛常处寂定,凡所思惟观察,皆不可思议,故名意密。
三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身密,语密,意密也。今分为如来自證之三密与众生修行之三密而辨之,如来三密者,身语意之三业,本来平等,身等于语,语等于意,皆遍法界,谓为法佛平等之三密。然则一切之形色为身密,一切之音声为语密,一切之理为意密也。而谓之为密者,非秘隐于人之谓,乃以此等之义为法佛自證之境,无凡人之分,故谓之密,又吾等于一切平等,虽本来具之,然以惑染隐秘之,故谓之密也。显教虽于密迹力士经说佛之三密不可思议,然未显一一之三业所作,尽法性之至理。又,凡夫为印言观想,即与如来之三密同备无尽之德用,又依三密之加持力,自他同有灭罪障,禳灾疫,除病患等无量之不思议,均未说也。密教则颇能说其真实之相。见辨惑指南四。修行三密。吾等既具法佛之三密,然为感染而不能證得之,故以佛之大悲心,使众生行生佛平等之三密。身结印契是身密,口诵真言为语密,意观其种子,或观其三昧耶形,或观其本尊,是为意密。行此三密,则为如来之三密所加持,众生之三业与如来之三密,入我我入,无二无别,谓之三密相应。依三密相应,成就一切之悉地也。菩提心论曰:「凡修习瑜伽观行人,当须具修三密行,證悟五相成身义也。所言三密者:一、身密者,如结契印召请圣众是也。二、语密者,如密诵真言令文句了了分明无谬误也。三、意密者,如住瑜伽相应白净月满观菩提心也。」大日经疏一曰:「入真言门略有三事:一者身密门,二者语密门,三者心密门。(中略)行者以此三方便自净三业,即为如来三密之所加持,乃至能于此生满足地波罗蜜不复经历劫数,备修诸对治行。」又「然毗卢遮那内證之德,以加持故从一一智印各现执金刚神,形色性类皆有表象,各随本缘性欲引摄众生。若诸行人慇勤修习能令三业同于本尊,从此一门,得入法界。」然是为对于劣机之方便。非为至极。以无相之三密为至极也。大日经供养法曰:「甚深无相法,劣慧所不堪。为应彼等故,兼说有相法。」要略念诵经曰:「相无相甚深,少智所不能入。依无相说相,摄彼二种人。」
【佛学常见辞汇】
身密、语密、意密。就佛界言:大日如来,为遍法界之身,故法界体相,为其身密,一切声音,为其语密,周遍之识大,为其意密。就众生言:手结印契为身密,口诵真言为语密,心观本尊之法相为意密。
【佛学次第统编】
三密者,身语意三密也。
一、身密 如手结印契是也。
二、语密 如密诵真言是也。
三、意密 如住瑜伽相应,白净月满,观菩提心是也。
凡夫与大日如来,共以六大为体,四曼为相,本无差别。良由凡夫迷之,如来悟之,致有差别耳。如行持三密,一如大日如来。则大日如来之光,映于持者之心水。持者之心水,亦受持大日如来之光。是谓行者三密三应,而受如来三密加持矣。
今分为如来自證之三密,与众生修行之三密而辨之。如来三密者,身语意之三业,本来平等,身等于语,语等于意,皆遍法界,谓为法佛平等之三密。然则一切之形色为身密,一切之音声为语密,一切之理为意密也。而谓之为密者,非秘隐于人之谓,乃以此等之义,为法佛自證之境,无凡人之分,故谓之密。又吾等于一切平等,虽本来具之,然以惑染隐秘之故,谓之密也。显教虽于密迹力士经说佛之三密,不可思议,然未显一一之三业所作,尽法性之至理。又凡夫为印言观想,即与如来之三密,同备无尽之德用。又依三密之加持力,自他同有灭罪障禳灾疫除病患等无量之不思议,均未说也。密教则颇能说其真实之相。
修行三密吾等既具法佛之三密,然为惑染而不能證得之故,以佛之大悲心,使众生行生佛平等之三密。身结印契为身密,口诵真言为语密,意观其种子,或观其三昧耶形,成观其本尊,是为意密。行此三密,则为如来之三密所加持。众生之三业,与如来之三密,入我我入,无二无别,谓之三密相应,依三密相应,成就一切之悉地也。菩提心论曰:「凡修习瑜伽观行人,当须具修三密行,證悟五相成身义也。」大日经疏曰:「入真言门,略有三事:一者身密门,二者语密门,三者心密门。行者以此三方便,自净三业,即为如来三密之所加持。乃至能于此身,满足地波罗密,不复经历劫数,备修诸对治行。又然毗卢遮那内證之德,以加持故,从一一智印,各现执金刚神形色性类,皆有表象,各随本缘性欲,引摄众生。若诸行人,慇勤修习,能令三业,同于本尊,从此一门,得入法界。然是为对劣机之方便,非为至极,以无相之三密为至极也。」大日经供养法曰:「甚深无相法,劣慧所不堪,为应彼等故,兼说有相法。」要略念诵经曰:「相无相甚深,少智不能入,依无相说相,摄彼二种人。」
「三密瑜伽」 总名真言之行法也,以真言之行法,欲得三密之瑜伽故也。瑜伽者相应之义,身结印口唱咒意观理,此三事相应。又众生之三业,与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彼此平等,谓之瑜伽。依此瑜伽,成就所求之事。众生身语意之三密,与法身佛之三密,相应融和而无隔历,父母所生之肉身,即为佛身也。
(术语)身密,语密,意密也。今分为如来自證之三密与众生修行之三密而辨之,如来三密者,身语意之三业,本来平等,身等于语,语等于意,皆遍法界,谓为法佛平等之三密。然则一切之形色为身密,一切之音声为语密,一切之理为意密也。而谓之为密者,非秘隐于人之谓,乃以此等之义为法佛自證之境,无凡人之分,故谓之密,又吾等于一切平等,虽本来具之,然以惑染隐秘之,故谓之密也。显教虽于密迹力士经说佛之三密不可思议,然未显一一之三业所作,尽法性之至理。又,凡夫为印言观想,即与如来之三密同备无尽之德用,又依三密之加持力,自他同有灭罪障,禳灾疫,除病患等无量之不思议,均未说也。密教则颇能说其真实之相。见辨惑指南四。修行三密。吾等既具法佛之三密,然为感染而不能證得之,故以佛之大悲心,使众生行生佛平等之三密。身结印契是身密,口诵真言为语密,意观其种子,或观其三昧耶形,或观其本尊,是为意密。行此三密,则为如来之三密所加持,众生之三业与如来之三密,入我我入,无二无别,谓之三密相应。依三密相应,成就一切之悉地也。菩提心论曰:「凡修习瑜伽观行人,当须具修三密行,證悟五相成身义也。所言三密者:一、身密者,如结契印召请圣众是也。二、语密者,如密诵真言令文句了了分明无谬误也。三、意密者,如住瑜伽相应白净月满观菩提心也。」大日经疏一曰:「入真言门略有三事:一者身密门,二者语密门,三者心密门。(中略)行者以此三方便自净三业,即为如来三密之所加持,乃至能于此生满足地波罗蜜不复经历劫数,备修诸对治行。」又「然毗卢遮那内證之德,以加持故从一一智印各现执金刚神,形色性类皆有表象,各随本缘性欲引摄众生。若诸行人慇勤修习能令三业同于本尊,从此一门,得入法界。」然是为对于劣机之方便。非为至极。以无相之三密为至极也。大日经供养法曰:「甚深无相法,劣慧所不堪。为应彼等故,兼说有相法。」要略念诵经曰:「相无相甚深,少智所不能入。依无相说相,摄彼二种人。」
【佛学常见辞汇】
身密、语密、意密。就佛界言:大日如来,为遍法界之身,故法界体相,为其身密,一切声音,为其语密,周遍之识大,为其意密。就众生言:手结印契为身密,口诵真言为语密,心观本尊之法相为意密。
【佛学次第统编】
三密者,身语意三密也。
一、身密 如手结印契是也。
二、语密 如密诵真言是也。
三、意密 如住瑜伽相应,白净月满,观菩提心是也。
凡夫与大日如来,共以六大为体,四曼为相,本无差别。良由凡夫迷之,如来悟之,致有差别耳。如行持三密,一如大日如来。则大日如来之光,映于持者之心水。持者之心水,亦受持大日如来之光。是谓行者三密三应,而受如来三密加持矣。
今分为如来自證之三密,与众生修行之三密而辨之。如来三密者,身语意之三业,本来平等,身等于语,语等于意,皆遍法界,谓为法佛平等之三密。然则一切之形色为身密,一切之音声为语密,一切之理为意密也。而谓之为密者,非秘隐于人之谓,乃以此等之义,为法佛自證之境,无凡人之分,故谓之密。又吾等于一切平等,虽本来具之,然以惑染隐秘之故,谓之密也。显教虽于密迹力士经说佛之三密,不可思议,然未显一一之三业所作,尽法性之至理。又凡夫为印言观想,即与如来之三密,同备无尽之德用。又依三密之加持力,自他同有灭罪障禳灾疫除病患等无量之不思议,均未说也。密教则颇能说其真实之相。
修行三密吾等既具法佛之三密,然为惑染而不能證得之故,以佛之大悲心,使众生行生佛平等之三密。身结印契为身密,口诵真言为语密,意观其种子,或观其三昧耶形,成观其本尊,是为意密。行此三密,则为如来之三密所加持。众生之三业,与如来之三密,入我我入,无二无别,谓之三密相应,依三密相应,成就一切之悉地也。菩提心论曰:「凡修习瑜伽观行人,当须具修三密行,證悟五相成身义也。」大日经疏曰:「入真言门,略有三事:一者身密门,二者语密门,三者心密门。行者以此三方便,自净三业,即为如来三密之所加持。乃至能于此身,满足地波罗密,不复经历劫数,备修诸对治行。又然毗卢遮那内證之德,以加持故,从一一智印,各现执金刚神形色性类,皆有表象,各随本缘性欲,引摄众生。若诸行人,慇勤修习,能令三业,同于本尊,从此一门,得入法界。然是为对劣机之方便,非为至极,以无相之三密为至极也。」大日经供养法曰:「甚深无相法,劣慧所不堪,为应彼等故,兼说有相法。」要略念诵经曰:「相无相甚深,少智不能入,依无相说相,摄彼二种人。」
「三密瑜伽」 总名真言之行法也,以真言之行法,欲得三密之瑜伽故也。瑜伽者相应之义,身结印口唱咒意观理,此三事相应。又众生之三业,与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彼此平等,谓之瑜伽。依此瑜伽,成就所求之事。众生身语意之三密,与法身佛之三密,相应融和而无隔历,父母所生之肉身,即为佛身也。
意处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二处之一。即心王也。在五蕴中为识蕴,在十八界中为七心界。此六识界与意界之七心界,有能使心心所法作用生长之义,故于十二处中,略立为意处。盖由十二处者,为愚于色者所说之法门,故开色者为详,心略而唯为一也。
(术语)十二处之一。即心王也。在五蕴中为识蕴,在十八界中为七心界。此六识界与意界之七心界,有能使心心所法作用生长之义,故于十二处中,略立为意处。盖由十二处者,为愚于色者所说之法门,故开色者为详,心略而唯为一也。
意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意中执持事物,坚固而不动也。
(术语)意中执持事物,坚固而不动也。
意业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业之一。(参见:三业)
【佛学常见辞汇】
三业之一。(参见:三业)
【三藏法数】
意业,即意所起之业也,有善有恶。若贪欲、瞋恚、邪见,即意恶业也;若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即意善业也。
(术语)三业之一。(参见:三业)
【佛学常见辞汇】
三业之一。(参见:三业)
【三藏法数】
意业,即意所起之业也,有善有恶。若贪欲、瞋恚、邪见,即意恶业也;若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即意善业也。
意路不到
【佛学大辞典】
(杂语)意识不能到者。即不得以思虑分别而臆度之真理境界也。虚堂录四曰:「言诠不及,意路不到。」
(杂语)意识不能到者。即不得以思虑分别而臆度之真理境界也。虚堂录四曰:「言诠不及,意路不到。」
意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意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中阿含四十五,心经同本。说心意之相。
(经名)佛说意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中阿含四十五,心经同本。说心意之相。
意解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依意识而了解也。八十华严十四曰:「观其意解与同事。」深密经一曰:「唯除种种意解,别异意解,变异意解。」行事钞上曰:「意解不同,心相各别。」资持记上四之一曰:「意解即所见也。」【又】意之解脱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漏尽意解。」又注曰:「漏尽,九十八结漏既尽,故意得解脱,成阿罗汉也。」同慧远疏一曰:「内除爱染,名为漏尽;得无学智,名为意解。」
(术语)谓依意识而了解也。八十华严十四曰:「观其意解与同事。」深密经一曰:「唯除种种意解,别异意解,变异意解。」行事钞上曰:「意解不同,心相各别。」资持记上四之一曰:「意解即所见也。」【又】意之解脱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漏尽意解。」又注曰:「漏尽,九十八结漏既尽,故意得解脱,成阿罗汉也。」同慧远疏一曰:「内除爱染,名为漏尽;得无学智,名为意解。」
意猿
【佛学大辞典】
(术语)意之狂奔如猿也。三教旨归下曰:「二六之缘,诱策意猿。」
(术语)意之狂奔如猿也。三教旨归下曰:「二六之缘,诱策意猿。」
意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意得满足而悦乐也。药师经曰:「精进能调意乐。」玄奘译之摄大乘论中,明六种之意乐。又唯识论九、明七最胜中,有意乐最胜。三藏法数二十七曰:「菩萨修习一切法门皆须作意欣乐也。」
【佛学常见辞汇】
心意获得满足而生快乐。
(术语)意得满足而悦乐也。药师经曰:「精进能调意乐。」玄奘译之摄大乘论中,明六种之意乐。又唯识论九、明七最胜中,有意乐最胜。三藏法数二十七曰:「菩萨修习一切法门皆须作意欣乐也。」
【佛学常见辞汇】
心意获得满足而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