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同缘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第六意识与眼等五识共缘色等之五境者。故曰五同缘之意识。是必现量也。」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第六意识与眼等五识共缘色等之五境者。故曰五同缘之意识。是必现量也。」
五后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参见:意识)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参见:意识)
五俱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五识共起之意识也。为四种意识之一。(参见:意识)。【又】随前五识而所起之识,即为第六之意识也。
【佛学常见辞汇】
谓当前五识现起时,意识一定随同俱起。
(术语)与五识共起之意识也。为四种意识之一。(参见:意识)。【又】随前五识而所起之识,即为第六之意识也。
【佛学常见辞汇】
谓当前五识现起时,意识一定随同俱起。
心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为集起之义。意为思量之义。识为了别之义。唯识论于其名虽许互通,然其实体各别,如其次第配之于第八识与第七识及馀六识。俱舍论以之为一体之异名,六波罗蜜经十曰:「集起说为心,思量性名意,了别义为识,是故说唯心。」唯识论五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如是三义虽通八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集诸种法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馀六名识,于六别境粗动间断了别转故。」俱舍论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中略)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如。」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诸法,心为之王。心有多名,义异体一,故宜得解,如心、意、识三者是也。
一、心 心之义云何,如论中言,集起故名心。
二、意 意之义云何,如论中言,思量故名意。
三、识 识之义云何,如论中言,了别故名识。
(术语)心为集起之义。意为思量之义。识为了别之义。唯识论于其名虽许互通,然其实体各别,如其次第配之于第八识与第七识及馀六识。俱舍论以之为一体之异名,六波罗蜜经十曰:「集起说为心,思量性名意,了别义为识,是故说唯心。」唯识论五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如是三义虽通八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集诸种法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馀六名识,于六别境粗动间断了别转故。」俱舍论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中略)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如。」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诸法,心为之王。心有多名,义异体一,故宜得解,如心、意、识三者是也。
一、心 心之义云何,如论中言,集起故名心。
二、意 意之义云何,如论中言,思量故名意。
三、识 识之义云何,如论中言,了别故名识。
定中独头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定中之第六识也。入定中,前五识不全示其作用,唯第六意识为其所用。故称独头。
【三藏法数】
谓意识独缘定境,不与五识同缘,而无一切尘境作对,是名定中独头意识。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定中之第六识也。入定中,前五识不全示其作用,唯第六意识为其所用。故称独头。
【三藏法数】
谓意识独缘定境,不与五识同缘,而无一切尘境作对,是名定中独头意识。
第六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就唯识论所立八识从眼识数之意识位于第六,故谓为第六识,亦云第六意识。
【佛学常见辞汇】
八识中意识居于第六,故名第六意识。
(术语)就唯识论所立八识从眼识数之意识位于第六,故谓为第六识,亦云第六意识。
【佛学常见辞汇】
八识中意识居于第六,故名第六意识。
细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微细之意识也。又名细心。即于生死等之位相续不断之微细意识也。成唯识论三所谓「有馀部执生死等位,别有一类微细意识,行相所缘俱不可了,应知即是此第八识。」是也。是为小乘上座部所立,但本末之执计不同。见唯识述记四、了义灯四等。
(术语)微细之意识也。又名细心。即于生死等之位相续不断之微细意识也。成唯识论三所谓「有馀部执生死等位,别有一类微细意识,行相所缘俱不可了,应知即是此第八识。」是也。是为小乘上座部所立,但本末之执计不同。见唯识述记四、了义灯四等。
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识之一。依意根而起,了别法境之心王也。有四种之别:一独头意识,不与他之五识俱起,独起而汎缘十八界之意识也。此在散心,于三量中必为比非之二量。二五同缘意识,与他五识同时而起,与彼共缘其境明了依之意识也。是心之现量。三五俱意识,与五识同时而起,缘五境傍缘十八界之意识也,是通于现比非三量。四五后意识,生于五俱意识之后念,缘前念五境之境,及缘他一切法之意识也,是全与独头意识相同。此独头意识之释,乃就六识建立之小乘而言,若就大乘之八识家言之,则尚与末那识阿赖耶识俱起,非独头现行也。见百法问答钞二。又第六意识,六识中意识位于第六,故名。
【佛学常见辞汇】
六识之一。(参见:六识)
【三藏法数】
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
【三藏法数】
谓意以法为缘,而生意识。意识依根,而生意根,因识而能分别,以能分别前五根所缘色等五尘境界,是名意识。(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三藏法数】
谓意法为缘而生意识,意识依根而生,意根因识即能分别,以能分别前五根所缘色等五尘境界,是名意识。若断此识,即成声闻、缘觉。(五根者,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尘者,即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术语)六识之一。依意根而起,了别法境之心王也。有四种之别:一独头意识,不与他之五识俱起,独起而汎缘十八界之意识也。此在散心,于三量中必为比非之二量。二五同缘意识,与他五识同时而起,与彼共缘其境明了依之意识也。是心之现量。三五俱意识,与五识同时而起,缘五境傍缘十八界之意识也,是通于现比非三量。四五后意识,生于五俱意识之后念,缘前念五境之境,及缘他一切法之意识也,是全与独头意识相同。此独头意识之释,乃就六识建立之小乘而言,若就大乘之八识家言之,则尚与末那识阿赖耶识俱起,非独头现行也。见百法问答钞二。又第六意识,六识中意识位于第六,故名。
【佛学常见辞汇】
六识之一。(参见:六识)
【三藏法数】
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
【三藏法数】
谓意以法为缘,而生意识。意识依根,而生意根,因识而能分别,以能分别前五根所缘色等五尘境界,是名意识。(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三藏法数】
谓意法为缘而生意识,意识依根而生,意根因识即能分别,以能分别前五根所缘色等五尘境界,是名意识。若断此识,即成声闻、缘觉。(五根者,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尘者,即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独散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亦曰散位独头之意识。第六意识于散位不伴前五识而起,不缘五尘之境,独缘三世诸法及空华水月等色之时也。
【佛学常见辞汇】
独的意思,是它能独起思构,独自分别一切法,或独作回忆过去的事,独生出极猛利的势用。散的意思,是凡夫心常散乱,故名独散。因它不必和前五识俱起,故又名独头意识。
(术语)亦曰散位独头之意识。第六意识于散位不伴前五识而起,不缘五尘之境,独缘三世诸法及空华水月等色之时也。
【佛学常见辞汇】
独的意思,是它能独起思构,独自分别一切法,或独作回忆过去的事,独生出极猛利的势用。散的意思,是凡夫心常散乱,故名独散。因它不必和前五识俱起,故又名独头意识。
独头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参见:意识)
【佛学常见辞汇】
与独散意识同义。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参见:意识)
【佛学常见辞汇】
与独散意识同义。
四种意识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四种意识,不出三境:一、性境,二、带质境,三、独影境。性境者,谓意识与眼耳鼻舌身五识同缘五尘,初心取境,未有分别,是名性境意识。于五尘境上,分别方圆长短好恶,以有尘相可分别故,是名带质境意识。不与五识同缘,而独缘法尘,谓缘过去未来变现之相,或缘空华水月等相,以无境可对,是名独影境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一、定中独头意识〕,谓意识独缘定境,不与五识同缘,而无一切尘境作对,是名定中独头意识。
〔二、散位独头意识〕,谓意识不缘五尘之境,但散乱遍计诸法,或缘空华水月等诸色相,或缘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法,此非定中,又非梦境,是名散位独头意识。
〔三、梦中独头意识〕,谓不对诸尘,而于梦中见种种境界,此亦心王性境变现而有诸相,是名梦中独头意识。
〔四、明了意识〕,谓意识依五根与五识同缘五尘,明了取境,好恶长短悉皆现前,是名明了意识。
(出宗镜录)
四种意识,不出三境:一、性境,二、带质境,三、独影境。性境者,谓意识与眼耳鼻舌身五识同缘五尘,初心取境,未有分别,是名性境意识。于五尘境上,分别方圆长短好恶,以有尘相可分别故,是名带质境意识。不与五识同缘,而独缘法尘,谓缘过去未来变现之相,或缘空华水月等相,以无境可对,是名独影境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一、定中独头意识〕,谓意识独缘定境,不与五识同缘,而无一切尘境作对,是名定中独头意识。
〔二、散位独头意识〕,谓意识不缘五尘之境,但散乱遍计诸法,或缘空华水月等诸色相,或缘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法,此非定中,又非梦境,是名散位独头意识。
〔三、梦中独头意识〕,谓不对诸尘,而于梦中见种种境界,此亦心王性境变现而有诸相,是名梦中独头意识。
〔四、明了意识〕,谓意识依五根与五识同缘五尘,明了取境,好恶长短悉皆现前,是名明了意识。
散位独头意识
【三藏法数】
谓意识不缘五尘之境,但散乱遍计诸法,或缘空华水月等诸色相,或缘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法,此非定中,又非梦境,是名散位独头意识。
谓意识不缘五尘之境,但散乱遍计诸法,或缘空华水月等诸色相,或缘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法,此非定中,又非梦境,是名散位独头意识。
梦中独头意识
【三藏法数】
谓不对诸尘,而于梦中见种种境界,此亦心王性境变现而有诸相,是名梦中独头意识。
谓不对诸尘,而于梦中见种种境界,此亦心王性境变现而有诸相,是名梦中独头意识。
明了意识
【三藏法数】
谓意识依五根与五识同缘五尘,明了取境,好恶长短悉皆现前,是名明了意识。
谓意识依五根与五识同缘五尘,明了取境,好恶长短悉皆现前,是名明了意识。
意识遍缘一切通彻假实三量
【三藏法数】
谓此识心,遍缘现前实有之境,于实境上分别长短方圆等相,名为假。是则此识三境皆缘,三量皆具,以其遍能分别假实诸境,是以所缘之境广也。(三境者,一性境,说见上。二独影境,谓思量过去之境,唯有影现于心。三本质境,谓于现身境上分别质相。三量者,一现量,说见上。二比量,谓于现前物上比度而知,如隔墙见烟,知彼有火。三非量,谓追缘过去未来之事。)
谓此识心,遍缘现前实有之境,于实境上分别长短方圆等相,名为假。是则此识三境皆缘,三量皆具,以其遍能分别假实诸境,是以所缘之境广也。(三境者,一性境,说见上。二独影境,谓思量过去之境,唯有影现于心。三本质境,谓于现身境上分别质相。三量者,一现量,说见上。二比量,谓于现前物上比度而知,如隔墙见烟,知彼有火。三非量,谓追缘过去未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