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愆  拼音:bù qiān
1.没有过失。《诗经。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荀子。正名》:「大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
2.没有耽误。如:「今春雨水充足,又不愆农时,丰年有望了。」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将使杏花菖叶,耕穫不愆。」
《國語辭典》:愆期  拼音:qiān qí
误期、过期。《易经。归妹卦。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诗经。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分類:误期失期
《漢語大詞典》:无愆(無愆)
亦作“ 无諐 ”。
(1).没有过失。书·说命下:“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 汉 蔡邕 《太傅胡公碑》:“﹝公﹞弥纶古训,贯万品,研精微,用补前臣之所闕,十年而无愆。”《后汉书·韦彪传》:“故大鸿臚 韦彪 ,在位无愆,方欲録用,奄忽而卒。”
(2).没有丧失。《文选·王粲〈赠士孙文始〉诗》:“庶兹永日,无諐厥绪。” 吕延济 注:“諐,失;厥,其;绪,业也。”
(3).没有超过。宋书·顾觊之传:“﹝ 覬之 ﹞乃以其意命弟 愿 著《定命论》,其辞曰:‘……贫豪莫差,修天无爽,有允琐辞,无愆鄙説,统而言之,孰往非命!’”
《國語辭典》:愆尤  拼音:qiān yóu
过失。唐。李白〈古风〉诗:「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回:「小生蒙覆庇之恩,虽得侥倖,所犯愆尤,还仗大人保全!」也作「愆忒」。
分類:过失罪咎
《漢語大詞典》:省愆
亦作“ 省諐 ”。 反省过失。太平广记卷十九引《神仙拾遗·马周》:“有宣言责之者,以其受命不恭,堕废所委,使还其旧署,自责省愆。” 宋 岳珂 桯史·周益公降官:“省諐田里,视桑荫之几何;托命乾坤,比櫟材而知免。”明史·太祖纪二:“六月丙寅,雷震 奉天门 ,避正殿省愆。”
《國語辭典》:前愆  拼音:qián qiān
以前的过失。《孔丛子。论书》:「忧思三年,追悔前愆。」《宋书。卷九八。氐胡传。略阳青水氐杨氏传》:「杨难当表如此,悔谢前愆,可特恕宥,并特还章节。」
《國語辭典》:愆阳(愆陽)  拼音:qiān yáng
阳气过盛。指冬天过度酷热乾旱,是天候失常的现象。《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唐。白居易〈祝皋亭神文〉:「去秋愆阳,今夏少雨。」
《漢語大詞典》:绳愆(繩愆)
纠正过失。 唐 白居易 《论元稹第三状》:“臣恐 元稹 左降已后,凡在位者,每欲举事,必先以 元稹 为戒,无人肯为陛下当官执法,无人肯为陛下嫉恶绳愆。”
《國語辭典》:罪愆  拼音:zuì qiān
罪过。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一出》:「休悲我枉屈后,死而无怨。到如今怎知道,番成罪愆。」也称为「罪戾」。
《漢語大詞典》:愆违(愆違)
(1).过失。《法言·吾子》“虐政虐世,然后知圣人之为郛郭也” 晋 李轨 注:“郛郭限内外,御姦宄;圣人崇仁义,正愆违。” 唐 陆贽 《论度支京兆府折税市草事状》:“妄作但不施用,岁计必免愆违。” 清 刘大櫆 《胡母谢太孺人传》:“虽其后壮有室,稍有愆违,即令长跽受杖。”
(2).失时。明史·雷复传:“今雨雪愆违,饥民疾病流离,困瘁万状。”
分類:过失失时
《漢語大詞典》:过愆(過愆)
亦作“ 过諐 ”。 过失;错误。 宋 叶适 《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以为善为玷闕,以好学为过愆,相为鉤距,使不能进,从旁窥伺,使不获安。”明史·许相卿传:“未几,以给事中 李学曾 、 章侨 、主事 林应驄 皆言事夺俸,復上疏諫。指帝气骄志怠,甘蹈过諐。”清史稿·后妃传·高宗那拉氏皇后:“其后自获过愆,朕优容如故。”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语其功德,则民不能忘,数其过愆,恐淋漓之未尽。”
分類:过失错误
《漢語大詞典》:思愆
反省罪愆。汉武帝内传:“好道慕仙者,精诚志念,斋戒思愆。”晋书·高阳王睦传:“退静思愆,改修其德。”
分類:反省罪愆
《漢語大詞典》:愆素
谓越过原来计划。语本左传·宣公十一年:“事三旬而成,不愆於素。” 杜预 注:“不过素所虑之期也。” 杨伯峻 注:“素谓原来计划。《广雅·释詁》:‘素,本也。’” 唐 陆贽 《韩滉检校左仆射平章事制》:“张我威武,实我资储,令必应期,谋无愆素。” 宋 王安石 《赐元丰敕令格式表》:“虑无愆素,举必要终。”
《漢語大詞典》:愆亢
久旱。《旧唐书·懿宗纪》:“而油云未兴,秋稼闕望,因兹愆亢,軫于诚怀。”宋史·五行志一:“帝以愆亢,责躬减膳,每见辅臣,忧形於色。”
《韵府拾遗 先韵》:靡愆
曹植文旌德则靡愆言行则无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