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疑念
(1).怀疑的想法。 宋 曾巩 《寄王介卿》诗:“迨兹尺书至,疑念始冰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髻:“暇居,輒有短客来,久与扳谈,素不识其生平,颇注疑念。” 叶圣陶 《未厌集·夜》:“害怕的是单墙薄壁,左右邻舍留心一听就会起疑念。”
(2).怀疑而思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绣:“见北向一家,两扉半开,内一女郎,怪似 阿绣 ……细詰知为 李氏 。反復疑念,天下寧有此酷肖者耶?”
《漢語大詞典》:内意
(1).内心的想法。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君之言外也,岂有内意以决疑乎?”
(2).指内心的欲望。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怀贪心而不厌,纵内意而自骋。”
(3).指诗歌的思想内容。与文辞描绘的“外意”相对而言。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张天觉》:“ 圣俞 金针诗格云:‘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含蓄,方入诗格。’”
《漢語大詞典》:以意为之(以意爲之)
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於其义,明於其利,达於其患,然后能为之。” 陈澔 集说:“非意之,谓非以私意臆度而为之也。”后以“以意为之”谓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那不消说,是他和 梁先生 一样地对于无产阶级文学的理论,未免有‘以意为之’的错误。” 鲁迅 《书信集·致李桦》:“假使以意为之,那就决不能真切,深刻,也就不成为艺术。”
《國語辭典》: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拼音:yǐ jǐ zhī xīn duò rén zhī xīn
用自己的想法来推想别人的想法。《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我自家晦气,儿子生了这恶疾,眼见得不能痊可,却教人家把花枝般女儿伴这癞子做夫妻,真是罪过。」
《國語辭典》:异想天开(異想天開)  拼音:yì xiǎng tiān kāi
不符实际、不合事理的奇特想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想著这个人扮了官去做贼,却是异想天开,只是未免玷辱了官场了。」
分類:想法离奇
《國語辭典》:终焉之志(終焉之志)  拼音:zhōng yān zhī zhì
对所处的生活环境或方式,感到满意,而有安身终老的想法。《国语。晋语四》:「子犯知齐之不可以动,而知文公之安齐而有终焉之志也。」《晋书。卷八○。王羲之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國語辭典》:私心杂念(私心雜念)  拼音:sī xīn zá niàn
为个人或少数团体利益打算的种种念头。
《國語辭典》:淘换(淘換)  拼音:táo huan
寻觅、遴选。如:「淘换得力的助手。」
《國語辭典》:心回意转(心回意轉)  拼音:xīn huí yì zhuǎn
改变原来的心意和态度。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因此上烧香祷告,背地里设下机谋,才得他心回意转。」也作「回心转意」、「意转心回」。
《国语辞典》: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拼音:líng guāng yī shǎn
灵机一动,突发的想法。如:「我正为找不到下山的路发愁,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何不跟著溪水往下游走,就可以下山了。」
分类:突发想法
《国语辞典》:擅自作主  拼音:shàn zì zuò zhǔ
完全依自己的意见做决定,不理会他人的想法。如:「这件事必须尊重大家的看法与决定,不容任何人擅自作主。」
《国语辞典》:人殊意异(人殊意异)  拼音:rén shū yì yì
人不同,意见、想法就不同。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入朝辅佐天子,此五霸之功也。但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
《国语辞典》:浮上心头(浮上心头)  拼音:fú shàng xīn tóu
记忆、想法等在心中涌现。如:「一听到她逝世的消息,过去种种立刻浮上心头。」
《国语辞典》:各怀一心(各怀一心)  拼音:gè huái yī xīn
各自怀著不同的想法。意指不能同心、齐心。《三国演义》第二回:「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国语辞典》:各怀异心(各怀异心)  拼音:gè huái yì xīn
各有各的心思想法。比喻不能同心齐力。《三国演义》第六回:「操见绍等各怀异心,料不能成事,自引军投扬州去了。」